第112章

“这是什么情况?”秦砚语气听不出任何的波动,仿佛负责人口中的《守门人》和他没有任何利害关系,他只是一个无关人士。

“警察有关部门的领导说,《守门人》有损他们警察的形象。如果要是让这样的电影上映,可能会在民众之中造成恐慌。”

《守门人》会有损警察形象?我可去你大爷的!

秦砚当负责人的解释后,立刻猜到了这件事背后的真相——被同行举报了。

这件事在国内可不少见,不少电影的上映因为不利于其他人的利益,便采取了举报的手段。理由也是花样百出,不利于XX和谐、不符合社会道德、有损XX形象……

而且对方应该有比较硬的关系,否则警察部门也不会越过权限,为难一部电影。

华影负责人还在安慰着秦砚说道:“您放心,电影方面我们会想办法沟通。”

秦砚之所以一直和华影进行合作,那就是因为华国电影集团背后站着的是电影有关部门。

每年华影的利润很大一部分都会上交给有关机关,你现在把华影今年特别看好的一部电影给举报了,上面的领导当然不会高兴。

华影内部已经有了评估,这次的举报最多推迟《守门人》的上映时间,十月份内肯定能上映。

但是负责人并没有把其中详细的情况告诉秦砚,毕竟在他看来秦砚年纪还是太小,根本不懂这其中的灰色规则。

秦砚怎么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弯弯道道,他见过太多了。他直接开口说道:

“是刘正豪举报的吧?”

没有想到秦砚一语中的,既然已经把这些事情说穿了,负责人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他说道:

“嗯。刘正豪当初做煤炭生意的时候认识了一些人。”

话外之意,未尽之言。

刘正豪自己说自己黑白通吃,这可不是假话,而且他对“举报”这些下三滥的招数实在太熟悉了。

以前他和别人竞标煤矿,有的时候资质、价钱各方面的条件都比不过对方,这种时候他便会想方设法举报对方,出过什么样的安全事故、质量方面有什么问题……

举报材料也并不一定是真的,只要能够让对方在短时间丧失竞标的资格,他就可以获得最后的合同。

如果秦砚拍摄的是其他题材的电影,刘正豪或许当初还不会那么自信。

但既然是警察题材,刘正豪直接找上了自己认识的领导,再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秦砚电影的问题。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秦砚的电影到底会不会影响警察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