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当然这和谢北杨的角色定位有关,一部电影不可能每一个角色都是主角。编剧和导演必须要分清楚主次。

这些都是正面的评论,但对于《守门人》不满意的观众也不在少数。

其中最主要的批评点就是——观众们看完《守门人》不会高兴,反而会处于一种长时间的不爽中。

这和秦砚之前的两部电影截然不同,《大笑江湖》带给人的是极致的喜悦,而《古宅》则是恐惧。

无论如何这两部电影看完了之后,观众们内心感觉到的都是舒畅,那是情绪被调动至极致后,才会出现的酣畅。

但是《守门人》不一样,整个故事没有哪一种情绪在明面上特别突出。

因为《守门人》压根就没有单纯表达某个主题,而是在挖掘着整个社会的复杂性。

这带来的后果就是当电影结束后,人们会感觉到困惑,会不断反思剧情,会去追问电影留给他们的问题。

“《守门人》是好电影,但是我没有爽到。”——这是热度最高的一条评论。

所以他们开始抨击:秦砚拍电影的水平越来越差。

当然也有一些专业人士指出了,这就是商业片和文艺片最大的区别,他们疯狂夸赞秦砚开始朝着文艺片转变。

毕竟现在整个市场就更加青睐商业片,有的人斥责秦砚不务正业,做一些会让后悔终生的事。

经过近一年的运行,现在的“怪味豆”的功能也越来越健全与丰富。比如专门供用户发布个人长篇文章的个人平台。

很快“怪味豆”就出现了一篇文章《秦砚一个意外成功的狂妄者》。

在这片文章中,秦砚被描述成了一个有一点点微末天赋的幸运儿,的确获得了很多导演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成就,然后逐渐迷失了自我。

“秦砚本来在商业片上有点儿天赋,但是谁让整个电影圈都以冲击各种奖项为目标呢?”

甚至已经有人把《守门人》和之前《金牛奖》失利的事情联系起来。

“十月份的时候,秦砚导演冲击金牛奖失败,这对于一个年少成名的导演而言,自然无法接受。在采访之中,秦砚表示自己一定会用作品征服金牛奖的评委。”

“不难看出,最近上映的《守门人》藏着秦砚的野心。而金牛奖喜欢什么,不就是这些故作深沉的电影吗?”

文章的描述相当详细,秦砚因为金牛奖的失利让而郁郁寡欢,在公司里训斥员工,私下醉酒发泄……好像他们秦砚见到了一举一动。

偏偏这些是“怪味豆”上最受欢迎的文章、

而且秦砚当创办“怪味豆”,可是花了大价钱。

这样一个单纯的电影网站,秦砚甚至花了近千万购置服务器、聘请程序员等等,“怪味豆”拥有着远超同行的图片展示功能。

有人直接将当初秦砚扬言要获得金牛奖的采访截图放到了个人平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