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他们的任务就是不断发表、回复那些认为《守门人》不好的评论,让整个电影版面前面都是对于《守门人》的批判。”

“而绝大多数的豆友,在查阅电影信息的时候,就是看看前面最热门的评论内容。”

“你想你都没有办法避免自己受评论的影响,更不要说普通人了。”

网络才刚刚兴起,后世大家都已经相当了解的水军,在现在是一个崭新甚至只有雏形的事物。

哪怕是社会学家们也没有想到网络之上会出现这样一个群体。

更遑论谢北杨了,在听完了秦砚的解释之后,他先是迷茫,然后再是愤怒:

“刘正豪这人未免也太恶心了,难道你就没有办法阻止他们吗?怪味豆可是你的网站。”

谢北杨很聪明,在秦砚点破这些评论者的身份后,谢北杨立刻根据他们的评价信息确定了对方的信息——受雇于刘正豪的评论工人。

评论工人,是谢北杨暂时想出的称呼,毕竟现在“水军”这个名词还没有影子。

虽然这年头没有职业网络“水军”,但公关团队、媒体专家已经存在。在《守门人》上映的第一时间,刘正豪就带着一个团队去看包场看《守门人》,其目的就是为了找到《守门人》的缺点,然后泼涨水。

最近网络上的议论声,的确和《守门人》本身的特点有关系,但其中80%的负面新闻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于刘正豪的团队。

“当舆论形成风暴后,公众在舆论面前就只是乌合之众,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1]”。用来形容现在的“怪味豆”实在太恰当不过。

秦砚想要整治现在“怪味豆”上的评论工人,那实在太简单了。

只要把这些人的信息、IP公布出来,刘正豪的阴谋大白于天下,《守门人》的口碑会瞬间扭转。

但问题是,秦砚所图,可不仅仅是《守门人》与《法网恢恢》之间的战斗,所实话刘正豪他还不够资格!

第67章 布局

在某个高档酒店的包厢内,十多个中年男子围坐在一起,面前酒桌上的山珍海味已经堆叠起来,还摆放着好几瓶茅台。

这就是暴发户聚会的真实写照。

刘正豪正在酒桌上和一群朋友们吹牛:

“你们说,之前那个秦砚多嚣张啊,还敢和我唱对角戏。现在电影质量出来不也就那样吗?现在估计躲在哪个角落哭吧!下次见面,我要他跪着给老子磕头认错!”

刘正豪说这话的时候特别嚣张,激动到站立起来,一只脚踩在椅子上,一只手高举酒杯,满脸通红、气势豪迈。

还好这酒店的包房隔音效果的确不错,否则这些话第二天就能上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