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剧情很多,《2》通过细节、对话描述了一个科技发达,但人类丧失没有尊严和自我的社会。
其实读过《地球要塞》原著的观众都知道,原著作者贝塞尔是一名坚定的反战主义者,他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残忍的“要塞”。
这一段剧情有些无聊,但秦砚对其进行了明显的改编,全部用这样的戏谑剧情来表达。
在笑声之余,每个人都若有所思。
当然,秦砚完全没有忘记《要塞2》是一部科幻片,秦砚不断将科幻要素和剧情融合在一起。
如果要入侵核心区域,就必须要制造短时间的停电,从而通过封闭检查区域。
这回答了观众们很好奇的一个问题,如果要让庞大的“要塞”能够移动,应该要用什么来充当电源?
而《地球要塞》给出的答案是可以控制的核聚变。这也是理论上最为清洁的能源。
这样一座可以移动的要塞,根本没有多少土地能用于粮食种植,人类该如何生活?
在入侵过程之中,段潮阳二人组意外来到了种植室。
种植室内将核聚变所产生的能量转化为光能,数以万计的无土培养箱堆叠在一起,这就是要塞粮食的来源。
绝大部分的食物都是土豆、红薯这些产量稳定,占地所需空间小的作物。
在要塞中,大多数人的一日三餐都是各种口味的营养棒。只要能够吃饱,只要能够活下来,谁又管食物的味道呢?
段潮阳向沈楚楠抱怨,今天的营养棒又是番茄味的,他都已经快吃吐了。
看着段潮阳食用的营养棒,观众们又好笑又难过。
段潮阳二人不小心惊动了种植室的两个守门人,却看到他们的大鱼大肉,世界各国的佳肴都在他们的桌子上。
而他们还只是两个守门人,就已经能够过上如此奢侈的生活。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搞笑与荒唐,在这一刻被秦砚完美结合起来。
要塞的科技感的确让人震撼,但是没有人会向往这样的生活。
观众不会觉得这样的剧情无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秦砚所使用的特效技术越来越成熟了。
之前上一部《地球要塞》也是特效电影,但真正的宏大特效场面并不是特别多,很多时候都是在以小博大。
比如硅基生命的建模,反复使用,从而营造特效感。
但《地球要塞2》完全不一样,每一个镜头都让人有一种感觉:
我操,真的是经费在燃烧。
别的电影在拍摄特效的时候,总会让观众产生一种怀疑,这真的是耗资投资多少美刀的作品吗?这些特效,怎么感觉五毛钱就能搞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