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不足以拿奖,但是对于自身形象而言,绝对没有任何的风险。
起码不会像一些演员,因为出演反派角色而被观众更口诛笔伐。
而且看样子,这两部电影的拍摄难度也比较小,确是他们心中的首选目标。
这些演员、公司,多少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他们通过打听也知道了,这两部电影更加详细的情况,比如秦砚对于这两部电影的重视程度。
光它们的投资额度就已经足以让这些演员心动。
尤其是《后羿》投资金额居然高达6000万美刀,2007年华国除了《地球要塞》外,没有一部大陆电影能够与之比拟。
如果按照电影惯例,30%投资作为演员片酬,足够让所有演员趋之若鹜。
哪怕秦砚的电影,一向重制作,轻演员,那也是相对而言。
在这个庞大的投资额面前,片酬绝对秒杀国内其他电影。
只不过,这两部电影也有让他们担心的地方。那就是导演都不是秦砚,而是名不经传的小导演。
小导演第一部 上来就执行这种大投资的电影,如果按照业内的惯例,很有可能就是垃圾电影,甚至有可能是洗钱电影。
哪怕这一次的投资方是华砚公司又怎样。
在这个圈子待得太久了,他们已经不相信还有正儿八经好好拍电影的公司。
他们真正相信的就只有秦砚作为导演的电影,因为他们相信秦砚肯定不会拿自己的名声做开玩笑,一定会拼尽全力去拍号电影。
毕竟普通观众才不会看电影投资公司、制片人是谁,他们记住的还是导演的名字。
可问题是秦砚亲自执导的电影就只有一部《生于淤泥》,名字一听就文艺片。
一直都在拍商业电影的秦砚,毫无征兆转行拍文艺片,真的能够拍好?
看看《生于淤泥》的介绍——
“这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小孩,在学校退学之后,遭遇各种现实的折磨,最后放弃理想的故事。”
“电影对于角色演技要求较高,而且需要演员配合剧情需要,进行一定外貌上的改变。”
“拍摄条件比较艰苦,目前预计4月份开机。但从3月份开始,就要进行各种培训。”
单单是这些介绍,演员们就知道《生于淤泥》的拍摄条件肯定特别艰苦。
没办法,谁让秦砚“名声在外”呢?
一个对于拍摄极其严苛的导演,主动说起电影拍摄困难。
这不是在劝退吗!
有些知名演员的确在纠结选择的问题,毕竟电影档期有冲突,他们也只能挑选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和电影。
但更多的演员只要能够在华砚公司的电影之中,露个头能够,和秦砚搭上一点点的关系,他们都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