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参加电影节的华语电影,只要入围无论得奖与否都会组织这样的晚宴,毕竟能够入围已经是对于电影极大的认可。
只不过,最后参与晚宴的嘉宾,都是华语电影华人们,基本上看不到外宾的出现。
没办法,哪怕是康城电影节,除了极少数的电影能够兼具票房外,绝大部分的电影最后的票房成绩也就那样。
而华语电影在国际票房市场上的低迷,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更不要说华语文艺电影。
你的电影没有办法给海外影业公司们带来收入,这些公司就不会鸟你。也很少有海外演员会主动找上华语导演寻求合作,最多是亚洲电影圈罢了。
这就是赤果果电的市场规则,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每一次电影节后的内部狂欢。
但这一次《生于淤泥》可不一样。
很多人甚至提前和秦砚打过招呼,无论获奖结果如何,最后的庆功宴一定要邀请他们。
秦砚提前半个月来到康城,可不是游山玩水、参观蹦迪的,秦砚一直在努力扩展自己的交际圈。
当然也有不少的演员主动找上秦砚,虽然《地球要塞》正传马上就完了。但他们相信尝到了国际市场票房甜头的秦砚,是绝对不可能甘于只在华国市场拍电影。
他们都想和秦砚拉进关系,到时候能够谋求一角半戏。
而今晚《生于淤泥》斩获了“最佳男主角”和“评审团大奖”后,立刻成为所有人的焦点,无数媒体、发行商、演员趋之若鹜。
最后《生于淤泥》的庆功宴,居然有一半以上的白人、黑人。
所有来参加庆功宴的华国电影人,第一时间都有些恍惚,他们真的不是不小心来到了获得“金棕榈”《白丝带》的晚宴吗?
但是当他们看到秦砚,在一群国际知名的电影人之间左右逢源的时候,他们才深刻的意识到——
这就是秦砚啊,一个让国际电影行业为之侧目的华人导演。
秦砚不断和来客们交流,交流时间也和对方的地位相关。这中场合,除了傻子没有人会强行扭着和秦砚交流。
除非不想混了,否则不会有毛遂自荐的愣头青。
秦砚同样的话都不知道说过多少遍了,连他都觉得脸颊有些僵硬。
但眼前这人,端着酒杯来到秦砚面前的时候,秦砚的疲劳感一扫而空,他没有想到对方也会来到《生于淤泥》的庆功宴。
正是这一届康城电影节的评委主席奥莉薇。
按理说评委一般不会参与电影的庆功宴,尤其是获奖电影。如果有媒体以此作文章,很容易颠倒黑白。
所以秦砚打起精神,与奥莉薇打招呼。
二人寒暄了几句,奥莉薇对秦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