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蒋敬雄安慰他:“四陵是老企业了新,市里机械行业用他家的橡胶件很正常,我们也不想的。当务之急,怎么把影响降到最低,尤其马上就要开会……”

这才是重点啊。

投诉信雪片一样飞来,维修咨询电话响个不停,现场会迫在眉睫,到时候一定是会上的热门话题。

避不开、逃不过。

董鹤鸣道:“目前的解决办法新就是省内的派技术人员上门更换,省外的邮寄新配件、远程指导更换,然后……现场会上作检讨吧。”

想想都觉得窒息。

本来是多么争光添彩的一件事,居然要在会上当众道歉。

但不道歉,又显得掩人耳目。真正是进退两难。

蒋敬雄的视线不由遛向新了新丰峻。

丰峻出奇地安静,但他新的眼神并不呆滞,同样与会,丰峻手中名贵的钢笔一直在写着什么,似乎心里有很多想法的样子。

“丰峻,你有什么想法?”蒋敬雄点名。

丰峻终于停下手中的笔,抬头望大家。刚刚的讨论他新都听见了新,但他新不觉得那是最好的主意。

“我觉得,既然是质量管理现场会,就总要有负面案例。所谓质量管理,当然有两种境况,一种是如何避免产品质量问题发生,另一种则是产品质量问题发生后,如何解决与善后。成新功的经验固然是经验,失败的经验岂不更加珍贵?”

董鹤鸣双眼一亮,他新似乎猜到了丰峻的意思。

“你是说,摊开来讲?”

丰峻道:“还要摊开来做。”

蒋敬雄也来了兴趣:“说说看,怎么个摊开来做?”

丰峻道:“作检讨虽然是态度,但也是煞自己威风。我的建议是,借‘作检讨’这个形式,着重介绍我们的应对和解决。以此次油封质量事故为例,在质量管理现场会上增加一个环节,展示我们吴柴厂在解决生产质量问题上的决心。”

众人开会到深夜,先是愁眉不展,后是疲惫不堪。此时却纷纷来了精神。

一个说:“我早就想建议了,咱们厂可以建立工序卡制度,每一道工序都有迹可循。机体刻编号、铸件有炉号,每道加工工序都要把操作者和检验员记载入档,这样出了质量问题就可以追溯。”

董鹤鸣点头,在笔记本上刷刷地写着:“这叫质量反馈追踪体系。”

另一个说:“虽说四陵是市里统一调派的供应商,但事实上我们企业有一定的自主权。我觉得吧,不用怕得罪人,对这些新零配件供应商要每年实行优胜劣汰,这不是刁难他们,这是维护我们自己的权益。”

董鹤鸣又点头:“十分有必要。不能一旦入选、终身就是供应商。咱们红旗牌柴油机还要听取农民兄弟的口碑呢,凭什么他新们就高枕无忧。”

一个竞标体系初见雏形。

“丰峻呢,还有什么建议吗?”董鹤鸣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