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卿比顾铮晚了一点,才慢慢琢磨出了一点门道来。
刘牧川为唐知州张目,一方面是因为这人是他举荐的,若是唐礼臣有问题,他少不得要受连带责任。如今薛知道要走了,他身为同平章事,就是政事堂里位置最高的一个,本该掌握话事权。若是此时出了问题,就永远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了。
另一方面,却也是因为他的政治理念本就如此。认为百姓蒙昧,对待他们不能太仁慈,须得时时刻刻打压着,叫他们生不出别的念头来。
而汪同此刻站出来,很显然也是因为他的政治理念与刘牧川相反,同时身为参政知事,也抱着将刘牧川拉下来,更进一步的心思。
但更重要的是,太皇太后始终没有表态,而从她的神态间看来,明显是更倾向于汪同那一边的。
是否镇压百姓、是否营救唐礼臣,是如今正在议论的话题,又不是。
牵扯到朝堂斗争,一切的事就都是小事了。
所以殿内这么多人,大部分估计都站在刘牧川这边,但站出来的只有他一个。因为他们还没有沾上这件事,也不愿意贸然站队。
贺卿的眼神从这些人身上一一扫过,莫名就想起一句话来。
政治都是肮脏的。
这咨平殿里都是军国重臣,可有人真正关心那个被关在府衙之中,危在旦夕的唐礼臣?
第23章 妇人之仁
“好了!”任由下头的人吵了一会儿,太皇太后才一拍扶手,止住了下面的争执。
咨平殿设计得十分巧妙,坐在上面的人说话时只用正常音量,传出去的声音却会十分洪亮,不论站在殿内哪一个角落,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当初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工匠们可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所以此刻太皇太后一开口,威严顿显。
刘牧川连忙低下头,“臣等失仪,太皇太后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