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虽然张太后很信任贺卿,但是否肯彻底放手让她执掌朝政,还是说不定的事。若是这两位斗起来,孰胜孰负殊难预料。所以如今,倒也不急着站队,且再看看。
过了余庆县,距离马将军退守的三河县就不远了。
为了赶路,这一路都是轻车简行,连仪仗也都尽数收起。如今眼看快要到了,不必紧赶慢赶,自然就需要兼顾震慑前敌、安抚人心,因此贺卿又让人将全套帝王仪仗摆了出来。
天威浩荡,所过之处人人瞩目,而越是接近三河县,百姓们越是激动,甚至有人奔走相告。
至于军中,更是彻底被这个消息振奋起了气势。原本因为榆林关被攻破,军队气势大降,狼狈退守三河县之后也没有变好多少。莫说士兵们,就是许多中层将领也同样心态消极,都不认为这一次能挡得住铁狼骑兵。如今御驾亲征,带着援兵赶来,顿时如同一支强心针,令所有人备受鼓舞。
这一点,显然也被铁狼族所查知,毕竟他们日夜攻打三河县,数次登上城墙,本来已经快要有所进展,但如今那小皇帝一来,原本将要被撕开的口子又消失了。
他们迅速地采取了对策。
因此圣驾还没有抵达三河县,铁狼族就先发出了一篇檄文,嘲讽大楚无人,需要不到两岁的君王亲自上阵。
一向直来直往的铁狼族人不但用起了兵法,还跟大楚学会了耍嘴皮子,实在是令人意外。但是论到这一点,乃是大楚的强项,自然丝毫不惧,同样发出檄文回敬。
你来我往之间,战事已经在战场之外的地方率先打响了。
第68章 留待今日
大楚发出的第一道檄文,正是出自顾铮这位宰执之手。
身为宇内名家,文宗一流的人物,顾铮的文字功底自不必提,可谓是咳唾成珠、字字珠玑,当今天下无人能及。这道檄文尤其写得慷慨激昂,与他往日文风大相径庭,令人读罢意气风发,心怀为之激荡,恨不能舍身忘死。
既然早知道草原人必然会借此发难,贺卿自然不可能没有应对。
这道檄文,就是她用那封写着江南各家海外走私情况的书信换回来的。至于其中慷慨激昂的语句,有没有几分是受了她的刺激,就难说了。
但檄文的效果显然很好,尤其是骂铁狼族的一段骈文,尤其精辟,因其朗朗上口,连沿途百姓都能背上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