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日古德现在心里十分憋屈。他本来以为,自己亲自来了京城,将姿态放得很低,要谈的事情必然能顺利进行。却不想,大楚的官员着实可恶,总有种种理由搪塞,好几天了也没有半点进展。偏偏人人见面带笑,理由也都站得住脚,他连发脾气都没有由头。
回想当初跟贺卿谈判时的干脆,简直如同做梦一般。
早知如此,当初在西北时,他就应该跟贺卿将所有细节都谈妥。然而那时他只想着自己是阶下囚,没有底气提条件,倒不如先回草原经营一番,等手里有了兵马和物资,再来谈判必定会顺利许多。
哪知贺卿不再负责此事,就只能按照大楚的规矩走流程。而这里的规矩又实在是太多,办事效率更低下得令人发指。布日古德满怀期待很快就被拖成了憋屈。
更令人绝望的是,他找人打探了一下从前这种事是如何处理的,才知道现在这已经算快了。算起来,上一回大楚与他国谈判,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当时一份条约谈了整整一年!
他根本没有一年的时间能在京城蹉跎。
倒也不是不能把负责谈判的使臣留在这里,自己先回去,但布日古德又不甘心。他这一次过来,就是为了办这件事,如今事情没办成,就此回去,也很难对草原上的部族交代。
心情不快的他不愿意闷在理藩院,便打算在京城四处走走。一方面看看大楚风物,说不定可以学到一些东西,另一方面也是散心。
谁知这么一出门,就惹出事来了。
草原人虽然桀骜不驯,但这毕竟是在异国他乡,布日古德一直压着自己手下的人不许闹事。但今日他自己也喝了酒,脾气就没有压住。在酒楼上听到旁边的人议论西北之战,并且肆意贬低铁狼族,没忍住便爆发了出来。
京城人人都知道铁狼族的使团正在这里,所以出事后,很快就将消息报了上来。
这种事可大可小,但下面的人不敢擅自做主,因此礼部的官员一边赶去劝说,一边将消息送往政事堂。刘相今日不在,其他人相互推诿,事情便送到了顾铮这里。
顾铮匆匆赶到时,事情已经平息下来了,人也都被请到了京兆府中,免得在闹事之中吵起来,造成恶劣的影响。
布日古德本来就只有五分酒意,这会儿已经散得差不多了,一件顾铮,便立刻站起身道,“顾相爷,今日之事,你们大楚总该给个交代吧?既然是兄弟之国,你们大楚的百姓怎能这般诋毁铁狼族?往后还要相互派遣年轻子弟游学,若总听见这样的话,只怕于两国邦交不利!”
第78章 丝绸之路
这番话咄咄逼人、词锋显露,可谓得理不让人,足见布日古德心中的怨气由来已久,不过借此机会发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