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也有这么一两个顾铮的资深粉,看出这唱词之中有他的影子,但也很快就自己给否定了。
以顾铮今时今日的地位,如何还会写这种东西?何况还是身为宰辅,写戏曲非议宫中那位,想想就不可能。
不过,这不妨碍他们小范围内偷偷交流一番。
结果因为顾铮的粉丝基数太大,消息不知怎么传出去了。倒是没人相信这戏曲会是他写的,但不知怎么回事,传来传去,就莫名传出那位最后与公主殿下喜结连理的书生,正是以顾铮为原型创作的。
微服私访想来看看民间反应的顾铮:“……”
这种自己一手制造了一个八卦,最后却发现自己成了八卦主角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
好在这种说法并不是主流,想来就算宫中对这折戏有所耳闻,也未必能听到这种传言。不过,顾铮还是忍不住顺着这个说法琢磨了一下。怎么会认为他就是那书生呢?这种说法简直匪夷所思。
虽说……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顾铮可谓是绞尽脑汁发挥自身聪明才智,但除此之外,无论是性格还是外貌都截然不同。
不过他却不想,莫说普通百姓,就是文人士子和低阶官员,有几人能接触到他呢?
他们并不真的在意那是不是他,只不过将他这么一个大人物带入进去,会让这个故事更加精彩而已。
……
事实上,宫中的消息比顾铮想的更灵通些。
毕竟贺卿坐拥两家报社。虽然是科学性质的报纸,但这时候分类还没有那么仔细,这两家报社作为业界第一家,正是消息集中地,有什么风吹草动很容易就能听到。
何况别人可能不在意这些坊间传闻,但牵涉到贺卿,贺成君等人却是必然会注意的。
所以顾铮入宫时,莫说宫外的留言,就连《救江山》原本,贺卿都已经看过了。
若说起来,重生之后,因为对对方的关注,贺卿着实看过不少他的文章。后来办了报纸,顾铮数次化名发表文章,更让贺卿熟悉了他的伪装之道。所以这本几万字的戏曲一过眼,贺卿就猜到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