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没有在院子里久站,很快转移到了温暖的室内。
贺卿刚一落座,黄修就在她脚边跪了下来,“多谢殿下体恤,给奴婢等一条活路。”
今日他之所以这般表现,其实都是之前跟贺卿商议好的。
原本贺卿是很想看看内侍们能折腾出什么事来的,但涉及到太皇太后,甚至涉及到朝中隐伏的那些势力,她也不敢冒险。所以除了私底下召见禁军统领做了一番安排之外,她还成功说动了黄修,做自己的内应。
黄修一个本来就处在半退休状态的人,之所以掺和进这件事里,一来是被内侍们裹挟着,不得不站出来,为内侍这个团体发声;二来却也是因为家人为外面那些人所执,不得不听命行事。
针对第一条,贺卿也只是让他知道,这世上的路有很多条,他们能走的也不少。
虽然是内侍,但其中很多人多少还保留了一点雄心壮志。只不过之前,他们把这种志气都放在了攀龙附凤上。因为对内侍而言,这是唯一的进身之阶。贺卿乍然断了这条路,他们自然会茫然惶惑。
之前当着众人的面给出的那三条路,就是贺卿跟黄修一起商量出来的。除了不能权倾朝野之外,不管内侍们的诉求是什么,基本上都能满足。
想冒险博一场富贵的可以出海,想要实际权力的留在各监局效命,想要安稳的就去皇庄。
也正是因为贺卿这种安排诚意满满,让黄修放下了心,所以在贺卿承诺会尽力救出他的家人之后,他便应下了成为内应之事。
——其实也容不得他不应,贺卿既找到了他头上,就说明已经洞察一切。若不同意,他只怕当时就走不出这间屋子。但贺卿毕竟并没有开口胁迫,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得到了黄修的信任。
而此刻,既然外面也已经被控制住了,家人的安危想来可以保证,黄修放下了提着的一颗心,对贺卿的感激是真心实意。
贺卿对现状也很满意,内侍们之前还想联合起来作妖,经此一事,必然会安分许多,也算是给她省事了。因此闻言只是淡淡笑了笑,问道,“上一回不曾问过,不知这三条路,黄都知愿走哪一条?”
“奴婢想出海。”黄修倒是没有犹豫,给出了答案。
“哦?”贺卿对此有些意外,“航海不但辛苦,还危机重重。到了海面上,遇上危险才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沉船的事故年年都有,不知多少人埋骨海上。黄都知可想好了?”
“奴婢想好了。”黄修道,“说出来不怕殿下笑话,奴婢年轻时,跟在邓公公身边伺候过。当时也有些雄心壮志,想学着邓公公那般,与政事堂的相公们一内一外扶持陛下,保着我大楚江山,开一个太平盛世。”
只是后来,新帝不是惠帝那样的英明雄主,这太平盛世的梦,便渐渐被淹没在了道经典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