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

长公主不想死 衣青箬 1642 字 2022-11-03

当然,一味的夸赞也不可取。毕竟这是选材,并不是看谁能笔下生花,更重实用。而且千篇一律的称赞,恐怕也不会被那位护国长公主看在眼内。所以最好就是在大方向下,挑出一些海贸可能隐藏的问题和遇到的阻碍,然后提出解决方法。如此有褒有贬,又彰显了自身能力,方能出彩。

好在唐家就经商,之前组建商队南下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大伯父也掺了一脚,他在家里跟着听了几耳朵,算是占据优势。所以略一沉吟,唐春生便开始动笔。

动手书写之后,唐春生便惊异地发现,用这铅笔写字,比之毛笔畅快太多。既不必转笔尖,又不必时时舔墨,更不用悬腕牵衣,速度快了何止一倍!若是用惯了,只会更快。

他本来就是个聪明人,而且总有些歪才,所以察觉到这一点,一瞬间脑子里就闪过了无数念头。

若这样的笔能够推而广之,读书识字便不再需要大量钱财供养的风雅之事。须知笔墨纸砚,哪一样的价钱都不便宜。如今除了纸之外的三者融合为一体,便能省下一半消耗!

那是什么概念?

这东西看着不起眼,但由小见大,唐春生已隐隐看到了那位护国大长公主的野心。

因为铅笔的便利,所以早晨还未过去,第一道题众人已答得差不多了。到了午时初,考官便鸣锣收了答卷上去,又发下了第二场的卷子。唐春生这才愕然发觉,所谓三场考试,未必是要如会试那般考三日!看现在的进度,似乎今日天黑之前就可结束?

虽然这样必然少了许多时间,让他们不能仔细打磨润色自己的想法,但一回想起会试时三天吃住睡都在考棚里的日子,唐春生便大呼庆幸。要知道,会试结束之后,他可是被抬回家的,之后连着睡了整整八个时辰才缓过来。

随即他就后悔了。早知道只考一日,他根本不必给家里留书,完全可以等张榜公布结果,确定被选中之后再告诉家里。

现在他一旦回家,必然会被祖父严惩,万一不中,岂不是白受了这顿磋磨?

抱怨中,第二场的题目也已经出来了。

时务的试题同样出人预料,问的是夏收秋收时官府抢收工作的安排。天时这种东西总是神秘莫测,而夏秋两季都有阴雨连绵之时,若不能抢在那之前收割,粮食就会在地里泡坏,一整年的辛苦打水漂。

如今农耕乃是国本,朝廷的岁入多半都从土地上来,所以每年的粮食产量,税收多少,便是亲民官们政绩的最大体现。然而即便如此,催收工作也没有什么进展,最多是派人到村里督促一番。

唐春生也算锦衣玉食长大,自然没有下过地,连庄稼种植过程都不知道,要他答这样的题,显然十分为难。抓耳挠腮半日,眼看时间快到了,只能想当然地胡诌了几个意见,心虚地上交了考卷。

但等第三场的题目出来,唐春生才发现,第二题其实已经很友好了。

第三场科学,只有一道大题,是人船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