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卿目送他离开,手里还拿着使臣们的奏折,翻开了却一个字都没看进去,渐渐陷入了沉思之中。
直到小婵在她耳边轻声叫了几遍“殿下”,贺卿才陡然回过神来。抬头看见黄修,便将手中的奏折一按,先翻出了他的那一份。借由这个动作,贺卿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回来,将折子摊开在几案上,而后道,“说说你对江南的看法。”
海外的一切虽然很重要,但那毕竟是锦上添花,真正的根基,还在国内。而江南如今地位越发举足轻重,自然也就跟为贺卿所关注。
虽然江南各处的官员都会上折子,但从黄修这里印证一下,或许能够看到更多东西。毕竟官场上的潜规则,那些老油子们都已经十分熟悉了,未必会露出端倪。
听到这个问题,黄修脸上的表情十分凝重,“奴婢以为,水师若还是如今这样,只怕下次出海时,就压不住当地豪强了。”
第124章 防微杜渐
听着黄修一一细数江南豪强大族之不逊,贺卿面上神色淡淡,等他说完了,才道,“黄总管不必担忧,你们出海时,朝廷也没闲着。顾相亲自督造的火炮,如今已经运往江南了。等你回去时,或许已经装备完毕。届时水师船队纵横海上,当不惧任何人。”
她说这话时语气并不激烈,却有种别样的笃定,让黄修立刻定下心来,“奴婢省得了。”
“黄总管不该再自称奴婢,当自称臣了。”贺卿道,“如今水师出海,与他国贸易往来必然更加频繁,我意将四夷馆从礼部独立出来,单成一部。黄总管有与南洋打交道的经验,往后船队出海也要多多仰赖于你,这外交部,必然有你一席之地。”
黄修闻言,又惊又喜。
虽然出海之前贺卿就跟他分说过,替朝廷开拓海外,必然可以积攒不少功劳,可毕竟他是阉人的身份,难立于朝堂,心里也不是没有顾虑。心里想得最好的,也不过是凭着功劳封个虚衔罢了。
却不想贺卿果然极有魄力,竟是第一次出海之后,就要为他授官了。
历史上不是没有得授官职的宦官,但大都是与朝臣分属两个体系的虚衔,有名无实。但外交部这种地方,文官们是不会允许宦官掌握在手里的,必然会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届时他的身份也不同了。
“此事还没有定下来,但你心里要有个数。”贺卿道,“这外交部不比别处,尚书我欲让宗室兼之,只挂名不理事。两个侍郎,一个从礼部抽调,另一个由黄卿来担任。海外的事务你更熟悉,当如何与各国相交,你回头就拟个大致的条陈上来,我才好在朝堂上提。”
“是。”黄修再三谢恩,又将江南的情形大致说了一遍,让贺卿有了了解,这才退下。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去,贺卿保持同一个姿势太久,往后一靠,就觉得肩颈处酸痛得厉害。她站起身,一边舒展身体,一边走到窗前远眺,也让眼睛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