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

长公主不想死 衣青箬 1448 字 2022-11-03

理由也是现成的,“如今宫中就这么几个人,只有殿下日日都要召见朝臣,脸面自然最重要,我整日呆在后宫,也见不到几个人,又是未亡人的身份,自己不好穿用,看好东西用在殿下身上,心里也是高兴的。”

于是,继顾铮之后,又有人成天给贺卿送东西了。

顾参政对此并不高兴,本来他能想到一个讨好贺卿的办法就很不容易,竟然还有人要跟他竞争,实在是岂有此理!

第129章 人才择选

姚敏是真的病了。

顾铮去看过之后,回来也有些担忧。因为他的病虽然不至于下不了床,但显然也的确没有精力再理政。

政事堂如今虽然是满员,但刘牧川和姚敏一个平章事一个同平章事,若是同时出事,那政事堂许多事务就必须要暂时搁置,等廷推出新的平掌。

这种情况下,刘牧川告老的奏折自然也不能准了,所以贺卿一面派了太医前往姚府诊治,一面派遣礼部官员携旨意前往,要求刘牧川留在朝中主持大局,至少勉力支撑过这一段时间,再考虑告老还乡。

虽说重臣请辞,往往都需要经过三番四次的挽留和坚持才会被允许,但贺卿这道旨意,显然并不是走流程的挽留。所以刘牧川即使真的去意甚坚,却还是不得不接了圣旨。

于是,在上书之后就留在家中,不再上朝的刘牧川,再次回到了政事堂。

而这一举动,更被朝臣们视为贺卿对顾铮的压制。毕竟如果刘牧川告老,姚敏告病,按照顺位,就该是顾铮出任平章事一职,成为政事堂名义上和实际上的掌控者。

而贺卿将刘牧川留下,显然就是不希望看到那样的情况出现。毕竟如今朝中除了他,也没有人能压得下顾铮了。

对她的这个决定,大部分朝臣都是喜闻乐见。一者这说明了贺卿和顾铮不和的传闻果然是真的,让许多担忧两人联合起来,朝堂上会没有其他声音的大臣放下了心,二者……

以顾铮三十三岁之龄,比绝大多数五品以上的朝臣都更年轻。若他就此登临宰相之位,成为整个大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众人虽然嘴里不说,心中未尝没有几分酸意。

朝堂是个最讲究资历的地方,但顾铮的命实在是太好了,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本人的才华又根本无法遮掩,叫他在朝堂上站稳了脚跟,这才能有今日的地位。

众人压不住他,也不能用资历来限制他,因此也就只能盼着他多在下面压几年,别这么早坐上那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