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火车行了一天之后,所有人都从兴奋之中脱离出来,陷入疲倦的状态,就这么蔫蔫地在火车上坐了两天多,才终于到了京城。
这个速度,又叫许多人在心里惊了一下。
去的时候,他们从京城南下,走水路再换陆路,可是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算上火车可以日夜赶路,对半也是十天左右,一下子缩短到不到三天,着实惊人。
若这铁路能通到大楚任何一个地方,那岂不是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能在第一时间调派人手,控制住情况,不至于贻误?
战争,抢险,救灾,这些多拖一天就多无数人命的事,都可以最大限度地挽回了。
进京之后,外宾暂时被安置在了会馆之中,使团则是先进宫觐见。贺卿已经提前一步收到了消息,重臣们也都被召集了过来,连小皇帝和张太后也在,都想第一时间听听那片遥远的大陆是何模样。
照例是先简述了一遍出海之后的经历,先到了哪里,见到了什么,又到了哪里,又都有哪些国家与大楚建交,此次也派遣使臣前来大楚,寻求双边合作等等。
黄修有意将机会让给了宁尚,自己则只是在一边听着,时不时补充一句。他对自己之后生活的规划,就是安稳地养老,事情还是交给年轻人去做,如此,先让他表现一番也好。
何况,他真正的功劳,并不体现在这些方面。
等众人简要地说完了此次出使的经过,他才在贺卿的示意下站了起来,“启奏陛下,娘娘,殿下,今次出海,臣寻得数种海外作物,其中有两种可为主食,产量颇丰,口味也不错,可以丰富我大楚百姓餐桌。剩下的则都是佐料,味道迥异,臣也带了一些回来。”
“东西可带来了?”贺卿立刻问。
“臣已命人携带几种作物,在宫门外等待。”黄修道。
贺卿立刻叫人去传,没多久几只箩筐就被抬了进来,摆在大殿中央,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上回黄修带回来的红薯,不但彻底缓解了国内的粮食问题,味道也很不错,如今乃是民间颇受欢迎的食物种类之一。所以虽然如今大楚在这方面已经没有那么紧迫的需求,但所有人对他带回来的东西,却还是十分好奇。
黄修走到箩筐前,一一将之打开。
贺卿看到框内的东西,不由眼前一亮。第一只箩筐里装着的是玉米,第二筐是土豆,第三框是辣椒,第四筐则是几个布包,想来装着的是佐料的种子,因为太细小,只能用布包来装。
看到这些东西,贺卿心里有种大石头终于落了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