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向好之前和赵丰年商量过,一楼可以和一食堂一样做大锅平价菜,二楼可以开设小炒和各地的风俗美食。甚至在二楼原先的办公室那里全清出来,只留一间做办公室,剩下的全部装成单间。
这些单间其实俞向好觉得最大的受众可能是学校老师或者领导,学生能来吃的估计都是家庭条件好的了。
只不过单间数量少,大多数还是以大厅里用餐为主。
俞向好笑道,“这些你赵哥临走之前我们就商量过,我现在不过给画出来罢了,你们先去和秦师傅的侄子接触,看看靠不靠谱,到时候你们就开始干吧,需要钱就来找我要。实在不够就只能等你赵哥回来了。你们先算桌椅板凳吧,看看打多少,周末的时候咱们找找家具厂去预订。”
“成,嫂子你放心,我们这几天就统计出来。”刘壮壮很有信心也很有干劲儿,尤其到了京市后发现外头的世界有多广阔,越发的不想回去了。
俞向好知道疑人不用这道理,既然赵丰年信任这两人,那么她也没什么不好信任的。
刘壮壮和钱小三用了一天就把数据算出来了,周末的时候俞向好便和他们去跑家具厂,看了木料又问了价钱对比了三家之后才定下一家,并且当场签订了合同,并约定了提货日子。
因为食堂并未装修好,所以交货日期除了米粉店要用的,剩下的都定在了七月中旬,等那时候想必也装修好了。
而剩余的碗筷和锅这些东西倒是不着急买,到时候买现成的就成。毕竟还不知道卖哪些东西,提前买了不合适也不好。
三月三十一号的时候是娇娇小朋友的一周岁生日,很可惜赵丰年不在,但为了女儿的生日赵丰年特意打了电话,隔着电话爷俩鸡同鸭讲的啊啊了半天也不知道交流了些啥。
末了赵丰年叹气道,“我们已经离开川省了,三个大厨已经打包上路“了,先把两间挨着的铺子打通,开一间小小的川菜馆,等回去之后再做别的安排。”他顿了顿道,“媳妇,辛苦你了。”
他在外面跑,满世界的找大厨学手艺还要买货卖货,说实话他很累,可他明白媳妇在家也不轻松,白天上课,剩下时间还得忙着铺子的事儿。只是现在的他们处于创业的初期干啥都难,只能自己亲力亲为了。
俞向好笑了笑道,“丰年哥,说啥呢,咱俩可是两口子,咱俩得一块努力才成。大厨不还是你请回来的,我只按照你说的给做下准备工作,其实好多都是刘壮壮和钱小三去做的,他俩挺能干的。对了,李春凤说她俩弟弟已经准备过来了,现在正好刘壮壮那儿也缺人就直接让他们来了,到时候让他们先听刘壮壮安排,去收拾食堂吧。你看怎么样?”
赵丰年道,“行,让他们先打零工,工资等我回去再说。”赵丰年神神秘秘道,“媳妇,我这次倒卖货物啥的赚了还不少,回头我给你寄一些,省的装修买东西啥的钱不够。”
俞向好没拒绝,便应了,“那你自己在外头也小心一点。”
“嗯,媳妇,我下一站去山省跑一趟,之后就回去了。”赵丰年又道,“媳妇,我这次从南面买了好多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