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打,舍不得打,也打不过。
就算确认韩昭醉了,赵寄也没胆子做什么。
他是对韩昭有绮念,但却有更多的敬爱与尊重。
于是他只能移开眼,把目光投向天空,竭力压抑自己的心猿意马。
看着满天星辰,赵寄想起了旧事,感叹:“小时候师父说过教我认星星。不过后来您就忘了。”
韩昭脑袋昏沉,想不起来赵寄说的哪件事:“什么时候?”
赵寄提醒道:“当年我们从司州来凉州的路上,在孙尧爷爷的院子里。”
当年韩昭因为思念侄子,一时兴起才与赵寄说星象,这件事韩昭没放在心上,但赵寄一直记住了。不止是那件事,遇到韩昭后的所有点点滴滴他都记着。
流浪长大的赵寄对于温暖与家的理解,就像一个从没吃饱过的人对于食物的理解,在吃到第一顿饱饭的时候记住了那个味道,然后便一辈子也忘不了。
韩昭给予他的,当然远大于一顿饱饭对于饿鬼的意义,他救了低若尘埃的赵寄,让他吃得饱、穿得暖,还给了他一个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赵寄至今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能得到这些,但既然这份恩赐落到他手里了,他就绝不会放手,哪怕是韩昭当初认错了人,他也绝不会将这些还给本来的失主!
因为酒喝高了,韩昭还是没想起来,他心里心虚,但嘴上镇定解释:“没忘,是没机会。”
赵寄也不去计较韩昭真记得还是假记得,就坡下驴道:“那就今天,师父补上吧。”
韩昭甩了甩脑袋,伸出手指向天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
“师父你指错了,在这头才是。”说着赵寄抓着韩昭的手,把他的胳膊往右边挪了一段。
醉了的人是最听不得自己错了的,韩昭不满道:“我没指错,是视线位置不一样。”
赵寄恍然大悟:“对哦!还是师父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