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喜欢?喜欢什么?喜欢韩昭教的弟子出色又能干,让他白捡了?

对于这种话,韩昭一律做耳边风处理。他将头转向前方,收紧缰绳,喊了一声:“出发。”

不管旁人如何怀疑,这种作战方法对于韩昭来说却是老本行。

前世他在玉门关的第一位队长极擅长奇袭战。当时匈奴猖獗,边境守军严重不足,平民出身的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磨练出了一身神出鬼没的神通,实施过很多令人惊艳的作战计划。

韩昭跟了他一年多,学了不少,后来南征北战时这些经验也对韩昭助益良多。

功成名就后,有文人上来巴结韩昭,要为他著书,韩昭就让文士们在他的指导下编了一套兵法,里面有一章便是专门写奇袭战的。

书成的时候,是那个队长为了保护下属葬身黄沙的第十年。韩昭唯一能做的,也只是在书上录上他的名。

可惜,那套兵法书因是反贼所作,在韩崇光被处决后就被烧了,并未流传下来。

过往的事回忆起来总是带着几分苍凉,多年戎马倥偬给韩昭留下了太多遗憾,但也是这些金戈铁马的岁月,铸就了如今的韩昭。

对于这些经历韩昭说不上好坏,他不喜欢回顾往昔,也几乎从不说后悔。

人要往前看,也要为自己的每一个决定负责。

是夜,昌南城的城门被打开,护城河的吊桥被偷偷放了下来。

这场漂亮的潜入几乎没有惊动任何人,待守卫的士兵发现不对的时候埋伏在外的数百荆州士兵早已潜入城内,开始抢占城楼。

“有敌袭!”一声呼喊惊碎了黑夜的寂静,顿时吵闹声、跑步声、兵戈交接声四起,今夜变数突起。

带领大军守在高岭上的廖恒收到开城信号,拔出腰间的长剑,指天高喊:“夺取昌南,杀!

“杀!”应和之声扑山倒海,万千士兵一同朝昌南城冲去,骑兵奔袭得最快,拉成一道箭矢。

昌南的守将也并非草包,很快做出应对:“你们跟我夺回城楼,城墙其它地方列阵、架弓,阻止敌军骑兵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