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这半年他哪都走过,但天下乱的很,很难找到一个既能让他安心抚养曜光又能让他兼顾天下局势的地方。

柳芸又问:“那韩大哥有什么打算?”

韩昭回道:“暂时只有照顾好这个孩子。”

柳芸沉默了一会儿,提议道:“要不——韩大哥随我回宣宗吧!”

这个邀请与韩昭的目的不谋而合,秦川多隐世治学之士,学风蔚然,民风淳朴,与其它地方相比较为安宁。

同时此地又是天下求学之士的圣地,往来的游子带来各方消息,虽为隐居避世之所,但却绝不闭目塞听。

然而韩昭现在唯一担忧的是,绝对中立的宣宗是否愿意接受他这个烫手山芋?

这与当初孙尧的举手之劳不同,若被外界之人知晓韩昭藏身宣宗,那么宣宗独立于各势力之外的地位必将受到影响。

柳芸的意见并不代表孙尧的意见。

柳芸见韩昭不开口,以为他在犹豫,于是劝道:“虽然中原战乱,但宣宗绝对中立,不参与争斗,也算安全。要大哥觉得药门偏僻,也可以住在听涛书院,这个孩子在学兄学弟们的耳濡目染下,以后保准能成为一个大儒。”

她说着用手指点了一下曜光的鼻尖,曜光一下笑了,跟着柳芸学舌:“儒……儒……”

柳芸弯眼:“看来这孩子也想做文豪呢。”

韩昭回道:“我身上都是麻烦,只怕会为宣宗带去风波。”

不料柳芸斩钉截铁回道:“宣宗不惹麻烦但也不怕麻烦,要所有人都因为畏惧灾祸对人世的苦难袖手旁观,那这天下还有什么希望?”

韩昭的内心一震,这是他第二次听到类似的话,上一次是出自连师姐之口。

乱世之中有奴役百姓收刮民脂之人和以国乱作筏攫取权势之人,也有一心安定天下以求救世救民之人与逆流而行尽一己之力抚慰人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