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原本想不轻易猜忌,但是不利的战事让他心里烦躁不已,看每一个人都不顺眼。
就在刘瑾发火的时候,一个中年文士走了进来,他看了一眼韩昭欲言又止。刘瑾深吸一口气:“是本公子急躁了,顾先生今天先回去吧。我们明天再议。”
韩昭起身,向刘瑾抱了抱拳,转身离开了刘瑾的营帐。
第二天一早,韩昭是被击鼓声吵醒的。
他走出营帐,看到了一个个朝军营外走去的士兵方队,他往前看去,找到了坐在马上披坚执锐的刘瑾。
韩昭走上前去:“二公子,有作战计划?”
刘瑾并未回答韩昭的问题,只凉凉地看了他一眼,调转马头朝营外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每日错觉:我更了这章就离完结近一点了(实际上占大纲比重不足百分之一_(:3」∠)_)
打个广告:预收栏开了几个新脑洞,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第86章 换将
刘瑾不听韩昭的意见执意出兵。初时,借着战力优势,他轻易占了上风。他有些得意,觉得窦骁也不过如此,下令让军队继续推进。
然而形势在齐蒙山口突然逆转。
一场洪水淹没了在谷地扎营的刘瑾军队。窦骁乘势追击,刘瑾只能带着军队溃逃,退回樊城。
伪朝军不但夺回了之前被刘稷占去的城池,还大大削减了荆州军的力量,一时士气大振。
刘瑾败是韩昭意料中的,但败得这么惨,韩昭还真没想到。被急着追击窦骁的刘瑾丢在后面的韩昭,只能根据存活下来的士兵的描述来复原那场败战。
齐蒙山地势北高南矮,冬旱夏涝,一旦下雨,谷地里便会迅速变成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