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阳摇摇头,“不不不,领袖的气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己的企业。”

“好吧,他这种总是憋着一口气的性格很容易因为一个小失败承受不了而做出不理智的决策。”

说白了,容易被激怒。

“说回优客本身吧,拿到这笔钱下一步准备怎么做?”

温晓光更愿意就这一点多谈一些。

“我想过段时间陈年就会注意到我,我对他不感兴趣,他应该对我很有兴趣,凡客的资金更庞大,还有卓越那一批人才,如果跨门类,在各种商品上与他直接展开竞争不是上策,不用想,最后会演变为价格战,然后急忙融资,继续消耗,没完没了。”

李科阳手指捻着,想了想赞道:“思路清晰,你准备怎么做?”

“我仔细悟过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哲学思想,他一辈子大多数时候都在和远强于自己敌人博弈,这种时候就应该集中力量,回到商业上,优客会把资金集中在一种到几种商品上,衬衫、帆布鞋,就像我说的那样,做出真正有品质的产品,这样就算凡客再强,但他压不死我。”

这段时间,凡客开始搞得花里胡哨了,羽绒服、化妆品都在卖,原来是直销时尚服装品牌,现在搞成了杂货铺式销售,引来诸多投资人不满。

这个时候陈年的性格就不太对了,因为总想证明自己。他过去的经验就是试错甚至做凡客本身就是不断试错,而且到目前为止都成功了。

这就导致对于旁人的指责他不仅是过度反弹式的听不进去,甚至要进行嘲讽,这其实没必要。

李科阳听下来觉得很有逻辑。

温晓光继续道:“所以我说我对这个人不感兴趣,因为我的关键不在于对他有多了解,而是能不能做出真正有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这顿饭吃到后来,李科阳已经被忽悠到甚至想再投300万美元。

后来司机接他回去的时候也能看到老板今天高兴地不行,秘书坐在副驾驶上,心情同样放松。

“李总,今天谈了个很好的项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