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后的成功属于他们肯定并非偶然,2002年就开始搞了,就是再笨么,也得有些技术积累吧。

所以温晓光倒也算有信心。

只是从刚刚就开始谈了那么些,注资方案还没谈。

李一丹拿起了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温总,要不让王先生看看这个?”

王越也不管那么多,拿过来就问:“在哪儿签字?”

温晓光就看着他翻到最后一页咔咔咔的直接签了字。

“我们东北人不整那些虚的,实话告诉您了温总,我这公司指不定哪天就关门了,我的谈判条件是0,你写啥我都签字,说白了我今天就是为签字来的,我都害怕你后悔完了再不让我签,那我真是白哭了。要是万一你下套侵吞我这公司,反正基本上啥也不剩了,你乐意就看着拿,意锐成微拓一个部门我都没意见,不过你要认真合作呢,我受人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你就瞧好吧,我肯定给你整明白儿的。”

温晓光和李一丹都噗嗤笑了,这是混不吝不走寻常路啊。尤其李一丹,从业几十年,她头一次瞧见这样子的。

第423章 温晓光的令人折服

经了解才知道,王越已经四个月没有发出工资来了,08那次金融危机几乎是断了公司财源,后面就拼了命的卖几台rc523才能混混日子这样子。

更关键的在于信心,经历了高管离职后,他自己也对这件事产生了怀疑,这玩意儿最早是日本人搞的,也没搞出什么大名堂,所以到底还有没有大名堂可以搞?

这种节骨眼,温晓光的到来与注资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选择不选择的问题,还有什么好选的,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他这些年一直在期盼着的事。

至于股份问题,王越本人是一点儿意见没有,您爱拿多少拿多少,我公司的桌子椅子您想要随便搬。

但在微拓内部,反倒是产生了激烈的争吵。

争吵的两方一个是温晓光,一个是微拓剩下的全部高管。

“50是一个分界线,微拓的核心利益不在于一家二维码技术公司的控制权,从利益上来说,这是可以理解的诉求,但我坚持要求,不得超过这个分界线,上限就是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