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分歧

中日韩科技圈有些像是西半球科技的宿敌,冥冥之中都有着易守难攻的特点。

谷歌无往而不利却无法拿下韩国搜索市场,naver搜索就是韩国的‘百度’,百度也曾进军日本,如果你还记得这个新闻的话,可惜兵败退兵,温晓光所处的现在,雅虎在这里找到了存在感。le也尝试进入中国,结果也无法做到。

科技圈里的三国真实发生着,在某个领域,总有本土企业顽强坚守。

不过le也算小小的意外,社交网络掌握着国民的隐私,日本人却接受了韩国公司le,究其原因,还是本土化做的好。

这家公司在2016年上市,市值90亿美元,但全公司600多号人全是日本人。实际上还令日本科技界感到振奋,因为这个民族总喜欢在大公司从一而终,致使创新不足。这600多日本人好似给了这种说法一记响亮的耳光。

回过头来再看温晓光的野心,如果想要将想法变成现实,微信的海外版本甚至都不该叫微信,这从一开始就让人家感到抵触。

le这个名字很好,这个公司也很好。

而且尽量要用本地人,社交软件之中处处透露着民族文化,虽然说是同处于儒家文化圈,但差异还是很多的。

例如红包这个策略在国外就很难推广。

背后就是文化。

重生者也要尊重客观规律。

只是这些温晓光想着是一回事,真正说到团队成员的耳朵里又是一回事。

微信要出海?要开始开拓日本市场?

黎文博始终皱着眉头,“国际化的方向我是完全赞同的,但咱们目前在国内市场的挑战还比较大,这个时候又去日本……”

跨境经营的难度远比想象的要打,你对一个环境都不了解,决策层就是很麻烦的事。不是说在a市场里放上自己的软件就行了,这以后的每一天都要处理大量的事儿,而如果是在陌生的环境中,这要怎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