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的心思总是敏感些,虽然理智上知道赵轩这样做是为了大局,情感上却无法接受一个外人占了她生母的名分。
暖阁里只剩下淑慧、端慧两位公主。
屋内钻进凉风,太皇太后又咳了一通,年迈的身体露出明显的疲态,“呈翊人大了,心也大了,想来这朝中安生不了几日了。”
端慧公主自小在太皇太后跟前长大,一心向着她,“既如此,皇祖母不如早些回去,也好定定百官的心。”
太皇太后哼了声,眸中显出几分厉色,“不急,且让他折腾几日,我倒要看看那小崽子有多少底牌!”
一旁,淑慧公主捏了捏帕子,想说什么,终究没开口。
太皇太后扫了她一眼,冷冷道:“我知道你向着他,方才我说的这些,你大可以去告诉他。”
淑慧公主忙扯出个笑脸,温温柔柔地说:“皇祖母言重了,一家人,用不着谁去当细作。淑儿知道,皇祖母一心为了大昭,为了咱们赵家,这是磨练官家呢!”
太皇太后听到这话,满心的火气消了大半,“你也不用给我戴高帽,我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不图这些虚名。只盼着呈翊懂事些,把自己该担的责任担起来,我也能放下手,享享清福。”
说到这里,她嗤笑一声:“秦氏这话倒是说得没错,坐居朝堂分明是在吃苦,若不是呈翊不顶用,我哪里愿意受这个?”
“谁说不是呢!”端慧公主连声附和。
淑慧公主只笑笑,没吭声。
“呈翊”是赵轩的原名。这一辈的皇子袭“呈”字,赵轩原名叫赵呈翊,七皇子叫赵呈翔,八皇叫赵呈翃,十一皇子叫赵呈翰。
赵轩被立为太子后,由先帝赐名为“轩”,这样一来就不用其余皇子为了避讳而全都改名了。
赵轩登基六年,皇室玉牒早就改了,太皇太后依旧坚持叫他的原名,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
这些年赵轩一直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他今日出宫不是贪玩,而是为了去城北的营造坊,别的时候都是隔几天趁晚上去一次,最近有一批急活,就跑得勤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