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皇后听到儿子这番在别人耳中有些“大逆不道”的话,微微有些讶异:“你不想做仁义之君?”

赵旸果断地摇头:“不想,我一点也不想做仁义之君。”

曹皇后好奇地问道:“为什么?”

“做一个仁义之君会有很多束缚,就像爹爹。”赵旸耸耸肩说,“我不想成为第二个爹爹。再说,一味地做仁君并不是好事,就跟爹爹一样。”在华夏历史上的皇帝中,赵旸很喜欢朱棣,尤其是他那句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那你想做什么样的君主?”

赵旸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现在突然被这么一问,他不由地愣住了。

“没想过,但是我绝不会做像爹爹这样的君主。”他想了下说,“如果非要说的话,那就前期的汉武帝吧。”

“前期的汉武帝吗?”

“前期的汉武帝雄才伟略,是个很好的皇帝,但是晚年的汉武帝就算了。”赵旸说完,突然想到了什么,又补充一句道,“前期的李隆基也行。”他记得后世有一句话叫李隆基是个好皇帝,可惜死的太晚了。“如果李隆基死的早,绝对会是举世闻名的明君。”

正在喝茶的曹皇后听到儿子这番话,惊得一口茶水呛进了嗓子眼里,接着剧烈地咳嗽了起来:“咳咳咳咳……”

“嬢嬢,我从来没有想过以后会做什么样的皇帝。”赵旸抠了抠脸说,“我就想做个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不用担心被外族欺凌的皇帝。”至于名留青史什么的,他从来没想过。“但是,一味实行仁义,是做不到这点的。”

“你说的很对。”儿子比她想象中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