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科举考试必须公正,不然就对不起天下的读书人。”赵旸的神色忽然变得非常肃穆,“靠着父辈的荫补被赐进士,进入仕途,这对寒窗苦读十年的学子们来说不公平。”
“殿下,荫补制度自古就有,本朝沿袭使用这个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啊。”韩琦也觉得荫补制度不好,但是想要取消荫补制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直沿用荫补制度并不是对的。”赵旸微微皱眉说道,“从老祖宗开始到现在,这朝中的官员有三分之二是荫补制度出身的,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混吃等死之辈,于朝廷,于百姓毫无用处。不仅如此,朝廷还要花钱养他们。”
“殿下所言极是。”包拯也不满荫补制度。他曾经向宋仁宗废黜荫补制度,但是被宋仁宗驳回去了。
“殿下,官家应该不会取消荫补制度。”之前,官家提出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用荫补,就遭受到大臣们的反对。好在官家这次比较强硬,那些反对的大臣们也无可奈何。
“爹爹不取消,以后我取消。”赵旸继续说道,“一视同仁,还有军营里也要取消荫补制度。”
“殿下,您不是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吗,如果你取消军营里的荫补制度,只怕会引起那些武将不满。”
赵旸冷声道:“他们不满就给我憋着,我是一定要取消所有荫补制度。”说完,他想起另外一件事情,“两位先生,你们好好想想官员考核一事。”
“官员考核?”韩琦和包拯都面露疑惑,“殿下,官员考核怎么了?”
赵旸双手抱胸地说道:“现在的官员考核繁复,而且还官官相护,根本没有什么用。”他沉冷着一张脸,继续说道,“你们想个简单又有用的考核制度出来。”
韩琦和包拯神色一凛,连忙说道:“是,殿下。”
“我会让晏相他们帮你们。”虽然赵旸只有四年前才代替宋仁宗上过一段时间的朝,但是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对宋朝的官员制度了解极为了解。不过,那个时候他还小,又没有真正的上朝,所以不好插手管政事。如今,他已上朝,可以管一些事情了。“那些混吃等死的官员可以淘汰了,让真正有能力的官员提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