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坐在龙椅上,赵旸站在左边列队的首位。
随着张茂实一声“上朝”,今日的早朝正式开始。
每天的早朝的事情不少,但是大事情并不多。赵旸一只耳朵听大臣们上奏朝事,另一只耳朵就放飞思绪听外面的动静。
今日早上起来的太早,又听大臣们啰嗦,赵旸有些犯困了。
宋仁宗一边听大臣们说事,一边留意赵旸。见儿子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就知道他又走神了。
解试的成绩已经公布,那么接下来就是省试。
大臣们在为接下来的省试议事。
说到省试,赵旸觉得宋朝的科举制度不够好。虽说明清科举考八股文很迂腐,但是不可否认明清的科举制度是历朝历代最好的。赵旸觉得可以借鉴下明清的科举制度,不过考八股文就算了。
科举考试,不能只考经史子集和策论,也得考理工科一些的东西。他认为可以参考后世的高考。
看来,得跟爹爹说说改革科举考试一事。
要是改革科举考试,只怕大臣们又要啰里啰嗦。
随他们啰嗦,看看能不能在两三年里把科举考试给改革了。
说到科举考试,赵旸又想到了办免费学堂一事,等会下了朝,得好好跟包拯他们商议。对了,还得跟爹爹说一声,毕竟办免费学堂不是一件小事。
想到那些贫困却无法读书的孩子,赵旸又想到了那些无儿无女沦落乞丐的老人们。
无父无母没有家人的孩子们可以去举子仓,但是无儿无女的老人们却无处可去。他记得明清时期有专门赡养无儿无女的地方,好像叫救济院。如今朝廷有能力,也有钱,倒是可以设立救济院,救助赡养这些孤苦无依的老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