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执行会是一个大问题。”赵旸说道,“你爹爹提出来的变法本来是好的,但是一步步执行下去会变质的。原本是为了老百姓好的事情,结果会变成坑害老百姓的元凶。”
“什么意思?”王胖胖被赵旸这句话吓到了,“殿下,我爹爹提出来的变法怎么会害老百姓?”他爹爹就是为了百姓着想才提出来变法。
“不是你爹爹的变法会害了老百姓,而是执行变法的人会害了老百姓。”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就是执行的人害得。“就比如说,衙门借牛给农民耕种,农民是不是可以自愿去借?”
这话说得王胖胖有些茫然,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是,这样没错。”
“你爹爹原本的意思是让农民自愿去借,但是到了地方的衙门,他们为了政绩,会逼迫农民借牛耕种。”赵旸皱着眉头说道,“有的农民家有能力借牛耕种,能把衙门的牛养的好好的,但是有的农民家却没有这个能力。”
“当地衙门要是把牛强硬地借给这些没有养牛能力的农民,那么农民会有什么下场?”
“殿下,可以下旨禁止当地衙门为了政绩逼迫农民借牛耕种。”
“胖胖,你想得太天真了。”赵旸摇摇头说,“就算明确下旨让当地衙门不能逼迫农民借牛,但是当地衙门要是阳奉阴违,朝廷怎么可能知道?”
“还有,别的地方借牛耕种的农民很多,得到了朝廷的褒奖和认可,那么你觉得其他地方的衙门会怎么做?”赵旸沉声道,“为了政绩,当地的官员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的。而我和爹爹远在汴京城,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事情。再者,官官相护,大多数人都不会戳破这件事情。就算有人上奏,当地衙门也能让老百姓说他们是自愿借的。”
王胖胖听了赵旸这番话,变得沉默下来。
一旁的曹许十分赞成赵旸的说法:“那些为了政绩的官员,真的能做出逼迫老百姓借牛耕种的事情。”
“有些官员为了政绩,可不会管老百姓的死活。”这样的官员,不管在哪个朝代,甚至在后世都有一大把。“如果当地衙门逼迫老百姓借牛耕种,真的会出现害得老百姓家破人亡的地步。”赵旸并不是在吓唬王胖胖,而是这样的事情真的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