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汴京城中, 关于赵旸攻打西夏一事传的沸沸扬扬。这些天,汴京城中的大大小小茶馆的说书先生都在说西夏这些年的恶行, 听得汴京城的老百姓火冒三丈。他们不知道西夏竟然这么欺辱他们大宋,太子殿下攻打西夏是为民出气, 也是保护大宋。

让说书先生说西夏的恶行一事是赵旸安排的, 他得让老百姓知道他为什么要攻打西夏, 也得让老百姓们知道西夏霸占的几个州本来就属于大宋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让老百姓们知道攻打西夏,其实就是为了保护大宋,保卫老百姓们的安全。

得知西夏的恶行后,老百姓们纷纷支持太子殿下攻打西夏,这是文臣们没有想到的。

这几日,文臣们还在反对赵旸出兵攻打西夏一事。他们特意派人在民间散步这一消息,原本以为老百姓们会反对太子殿下攻打西夏一事,没想到老百姓们居然支持!

对于文臣们的反对,宋仁宗和赵旸都没有放在心里,任由他们反对去。

赵旸原本不想和晏殊他们吵得,毕竟他们是他的先生。但是,他们一直劝说他不要攻打西夏,还说他要带兵攻打西夏会成为历史的罪人,这把他彻底惹火了。

他引经据典地训斥欧阳修他们,训得欧阳修他们哑口无言。

文臣们最喜欢引经据典,那赵旸就用他们最擅长的一招来反对他们。

这些年来,赵旸读了不少书,再加上他的口才本来就好,晏殊他们想要说服他本来就很难。再加上,晏殊他们这群文臣本来就“心虚”。

在这次争吵中,晏殊他们不禁对赵旸说了重话,赵旸也没客气,直接戳穿了他们胆小怕事和偏隅一角的面目。

文彦博他们没想到太子殿下年纪不大,却事事都知道。

这么多年来,赵旸在晏殊他们面前一直扮演着“乖巧”的太子殿下,非常听他们的话。没想到突然有一天,太子殿下变得不听话,他们心里自然不能接受。

晏殊他们试图把赵旸培养成第二个宋仁宗,可惜赵旸并不想做他爹爹。再者,宋仁宗也不希望赵旸做第二个他。

见太子殿下忽然变得“桀骜不驯”,文臣们把过错怪在曹家等武将身上。他们觉得如果不是以曹家为首的武将在太子殿下面前妖言惑众,太子殿下怎么可能去攻打西夏。

文臣们见反对太子殿下攻打西夏一事不成功,就掉起头来参曹家和折家。他们心里清楚,武臣们以曹家和折家马首是瞻,只要参他们,就能对付其他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