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1页

以古代的通信条件,几十万人根本无法有效指挥,往往前锋部队溃败了,后续部队还没来得及赶到战场,然后看到前锋溃败的士兵,也会跟着逃亡,因为恐惧是会传染的,自相踩踏而死的会远多于战死的。

另外一个致命的因素就是后勤,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后勤,一旦后勤出了问题,再精锐的部队也会瞬间失去战斗力。以古代的运输条件,要供应数十万军队的粮食,简直可谓是天方夜谭,当年以隋朝那般富有,百万大军远征高丽,就因为漫长的补给线弄得官逼民反,整个帝国都轰然崩溃。

所以历史上那些几十万部队参与的战意,要么就是一方夸张吹嘘,要么就是将后勤民夫也全给算进去了,真正作战部队只有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

因此在古代来说,一支数万人的精锐部队可谓是最优的选择,兼顾了战斗力、灵活性以及后勤压力,远比动辄爆兵几十万更有效。

如今忠义军虽然只有三千人,可经过血与火的洗礼,这三千精锐就是忠义军的种子,是忠义军的骨架,只要骨架尚在,忠义军随时可以扩展成数万人而战斗力不会下降。

黛绮丝接下来向他介绍忠义军的中高层军官:“如今忠孝军总共有六位副统领,都是按照你的要求选的又有才干又一直落魄不得志的那种。第一位是仆散飞翰,他以前是近侍局副使、拱卫直副都指挥使,因与人私下议论禁卫中事,被人告发,最后被免职。我调查过,此人刚直明断,而且早年在边境任职时素有战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仆散家族的人……”宋青书眉头一皱,“他和仆散忠义是什么关系?”

第1636章 嫡系班底

这么多年金国开国那批名将早已死的死老的老,军中中流砥柱便是平章政事兼右副元帅仆散忠义,以及枢密副使兼开封尹纥石烈志宁,此二人在军中威望甚高,可谓国之柱石,如今虽然两人勉强也算唐括辩这一系的,但那是因为唐括辩代表的是朝廷,如果两人如果知道自己真正身份,绝对会翻脸不认人。

宋青书建立忠义军的目的说到底就是为了将来他身份暴露作准备,也就是利用金国的国力给他宋青书养私军,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想一些保皇派的人加入进来。

“放心吧,他和仆散忠义没有关系,”黛绮丝笑着解释道,“虽然同为一个家族,但你也知道他们这些草原上所谓的家族其实就是相邻一些部落组建起来,为了方便统一取名一个姓,若是上溯个七八代,也许真是一家人,可隔了这么多代,每一代无数子女开枝散叶,双方血缘几乎没啥关联了。要不然有个平章政事、右副元帅的亲戚相助,他也不会在被罢官后这么久一直没有复起。”

“这样就好。”宋青书这才放下心来。

“第二位副统领是纥石烈子仁,放心,与纥石烈志宁并没有关系,”黛绮丝一副早知他会问的表情,“他只是来自纥石烈这个部族而已,他以前在西南路招讨使仆散揆麾下当偏将,军中人都说他尽得其治边方略,可是后来海陵王势大,他得罪了海陵王一派的心腹,被诬陷免职,我前不久才将其找了回来。”

“尽得治边方略,未来绝对是个将星!”宋青书眼前一亮,黛绮丝口中的仆散揆就是仆散忠义之子,也是金国名将,他的真传自然非同小可,忽然间他眉头一皱,“仆散揆与他的关系……”

黛绮丝解释道:“他们并非师徒关系,只是从军期间,纥石烈子仁在一旁耳濡目染,自学成才,我还特意调查过,他们平时几乎没有来往,连他上次得罪了海陵王被免职,仆散揆也是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