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之所以让贾母把三春留在身边。原因有二,其一是薛宝钗进府后,三春是住在王夫人住处后边的三间抱夏里的。先不说抱夏是什么地方了,就是同样是住抱夏,住在贾母身边和王夫人身边,环境、条件也是不一样的。更别说是贾母院里的厢房了。在不能改变原著的情况下,稍微改变一下住宿环境还是可以的。

其二,按荣国府地形图址上看,梨香院离王夫人正院很近。离王夫人处的抱夏更近。原著中,三春与黛玉的关系一般。与宝钗的关系到比黛好一些。可见,除了对黛玉能得到贾母和贾宝玉的全心关爱,以及王夫人对黛玉的排斥态度外,住的近,走动多也是一个关键。现在,黛玉把三春都留在了贾母的院中,从根子上就杜绝了宝钗与三春多接触的机会。谁让林枫妥妥的是铁杆黛粉呢。能让王夫人和薛宝钗不高兴的事,林枫都乐意做。

因为黛玉的退出,让贾母把宝玉妻子的人选打到了史湘云身上。黛玉来的这一年里,史湘云就住了将近一年。因黛玉总觉得是因为她的原因才把史湘云推到了贾家这个陷窝里。所以,为了史湘云的名声,黛玉又暗示贾母在三春房间的旁边给史湘云准备了一个长久的住处。以免落户碧纱橱。

对于湘云,黛玉并不是很喜欢。原著中,除了动不动就拿话挤兑黛玉,还总用宝钗来跟黛玉对比。最可气的是那出像戏子的闹剧。古代戏子地位非常低。就跟现在东莞的某些特殊工作者一样。她拿黛玉比戏子,其实就跟现代的“你长的像小姐”是一个道理了。她这么说黛玉,黛玉都没有很生她的气。而她史湘云倒好,倒打一耙。这就让人很无语了。可就算是这样,事后黛玉对她也还是很亲热。她还是动不动的说黛玉这个,黛玉那个的。让人有点不知好歹的感觉。可要说史湘云没有心机手段,那么史湘云送戒指那一回又怎么算呢。四个戒指,给了四个大丫头,还一个个的不是有实权主子的,就是有得宠主子的。所以,史湘云如此针对黛玉就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黛玉的出现,抢了贾母的注意力及她成为宝玉妻子的机会。二一个,就是知道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通过贬黛亲钗而对王夫人这个当家人表达一种姿态。没看见,贾府里那么多说黛玉的,就没有一个说史湘云的吗?也许这就是史湘云的生存之道吧。

通过和三春住的近,离宝玉、黛玉也不远的优势。再加上贾母的喜欢抬爱,应该能够战胜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吧。

在黛玉心里还是希望史湘云能够嫁给贾宝玉的。不说别的,总比年纪轻轻就去守寡强吧。

五有初一,薛家的车队缓缓驶进了荣宁街。

五月初一,薛家宝钗踌躇满志的走进了荣国府。

五月初一,满心青云志的人终于走进了既定的宿命里。

大门外下车,王夫人带着满府女眷亲迎。当然,这并不包括林黛玉。林家与薛家又没有什么关系,何必拿着林家的尊贵给她们做脸面。士农工商。一个在最前,一个在最后。你让林黛玉这个五代列候,六代书香的林家未来家主去迎接一个商人家的女眷,这像话吗?就算是皇商,那也是商呀。这跟后世那种省长家的官二代去迎接国内连锁超市老板家的女眷是一个道理。而这个连锁超市还不是全国连锁的那种。

黛玉陪贾母一起坐在榻上,一时附耳悄悄的说着话。一时又复笑连连。待王夫人领着众人,簇拥着一对母女走进了荣庆堂,互相寒暄之后,薛姨妈又将人情土物酬献出去。竟然连黛玉都有一份不差三春的礼物。可见其处事圆滑了。

之后,又续了离情。待日光微暗,贾母便命人摆宴席接风。

几位长辈自然坐在主桌上,宝钗是客,她理应跟着薛姨妈坐在贾母身边的,因见黛玉、宝玉、湘云、三春姊妹自在的坐了一桌,便和贾母请罪,跟着坐了过来。

自宝钗入府后,黛玉便一直打量着宝钗的样貌、言行举止。她不得不说,宝钗此人,不但人长得漂亮可爱,性格也沉稳的厉害。席间,多次照顾坐在其身边的黛玉与湘云。让黛玉与湘云都对其增加了不少的好感。

黛玉今年整十岁,与探春湘云同岁。宝玉十一,而宝钗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所以宝钗看起来,又比席上其他人多了一丝少女的风韵。便是同岁的迎春也是不及的。

这天之后,薛宝钗与薛家都如同原著一般住进了梨香院。而薛宝钗也如飞蛾扑火般昂着首一步步的走进宿命里,再无回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