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页

总结起来,此时的绵阳乱成一锅粥,前脚可能是一方豪侠,后脚就是郡外黑道,左边是魔门叛逆,右边就是邪道高手。

而魔门的两大掌舵使,赵青峰,窦应科,则分别藏于三山之间,几次击杀正道的大侠,然后仰仗地势悠然退去。

甚至有传言,魔门的两大掌舵使此时也不算什么,因为有更高级别的魔门高手在坐镇。

还有,通过昨晚花不同现身于绵阳,可见除了冰魔一脉,其他三十五脉也可能有人赶来,具体的目的则不知。

除了了解到这些消息,为了感谢项央昨晚救出郭慧玉这个恩情,温是仪拿出了一枚名捕令给项央。

这名捕令与项央自身的银章捕快其实是一个性质的东西,然而更加重要,代表意义更大,因为这是红衣名捕才能发布的令牌。

名捕令之下,等同红衣名捕亲临,神捕门不论哪个地区,什么时间,都要无条件听从命令,包括金章捕头在内。

这种令牌,绝不可能轻易发出,因为太过重要,如果落到心术不正之人的手里,搅动一场大风波也是轻松有余。

显而易见,这名捕令出自红衣名捕郭泰山,一代先天强手,纵横一州的超绝人物。

对此,项央欣然而受,他并没有什么施恩莫望报的心思。

如果郭慧玉是个农家女儿,父母贫苦,他一毛钱都不会收,那不符合他的做人标准。

但是郭慧玉的父亲是名震雍州的先天强者,家世高人一等,有所回报,他也不会假惺惺的推脱不受。

见到项央痛快收下,温是仪也是大感意外,又有些了然,是个实诚人,也讨人喜欢。

再之后就是挽留疗伤之类的,项央就推辞不受了,这里到底是旁人地盘,外加他自己有打算,和这帮人在一起反而受到掣肘。

等寒暄告别,已经是中午了,项央负着雁翎刀,手里提着打包好的饭菜准备回那户淳朴农家之中,给他们改善改善伙食。

只是途径那夫妇两摆摊的地方,却见到一片狼藉,地上的小物件撒了一地,还有刺眼的鲜血残留,摊子还在,人却不见了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