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金文瑶所料,就是富商自己住的,因为建成之后根本没开门营业过。
连陈高翰知道后都在工作室感叹:“真他妈有钱啊。”
方泠这个作品因为“特殊性”不能进入自己的作品集还是有点可惜,不过随后富商投桃报李给她介绍了一大波客户,她也可惜不起来了,只差登门拜访给人家好好道个谢。
在方泠三十四岁这一年,她的对外名片正式加载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成员的头衔,每次陈高翰带着她见客户,一提起这个名誉,她都感觉自己在众人眼里金光闪闪,十分有说服力。
陈高翰还开头重新称呼她为“方工”。
好像几年前那个刚从学校毕业、在D市设计院挣扎一年、决定放弃设计工作的方工又重新回来了。
方泠也紧跟普绍祺身后成了陈高翰工作室的合伙人,走到了这个位置几乎不用再关心薪资了,设计邀约也如潮水奔涌而来。
邀约少的时候还好,但邀约一多时间根本不够用。
出于经济和其他方面考虑,方泠主动筛选出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其他能回拒的都推了,不能回拒的会交给手下人做。
方泠也开始对属下说:“这个项目不值得费劲儿,你看着做吧。”
她突然明白那时候陈高翰把爱心小学设计交到自己手里时的心态。
项目筛选过后工作量很明显的降了下来,方泠甚至有时间睡一个完整的觉,如果当天没事处理,一整天都不用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