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回去后又在网上查了不少资料,甚至去看了不少up主的美食分享视频。她把能想到的方面都看了,并不拘泥于海城小吃这一类。

等她把相关资料整理分析后,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不走大众路线,前期只在店内出售,只卖几款。

“店里能卖得完吗?”

老板们盘算着每天到店的客流量,每个人都买的话也不现实啊。

“没关系,初期我们少生产一点,效果好了再考虑扩大生产。如果效果不好或者客人不喜欢,我们就及时止损。”

“那在制作方面倒是解决了一个问题,保质期不需要那么长了。”

那在一定程度上又能提升一点半成品的口感。

姜严又提出:“我觉得酱料包也别忽略,哪怕不配在包装里,店里自己卖也行,但是得有。”

虽然产品还没正式研发出来,但已经有人在考虑商标的事:“要是这些东西真生产出来了,得有个正儿八经的牌子才行。”

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出意见,突然有人问钱老板:“之前黎家不是申请注册了一堆商标,我听说到现在还是一个都没批下来。这很不正常啊,黎家是不是得罪谁了?”

按照黎家前些年在海城餐饮界横扫一片的气势,大有它经过处,小店全死的威猛凌厉,怎么现在连注册商标都受阻。

从听到风声到现在,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肯定不会是审批流程的问题,一定是有人故意不放行。

钱老板不经意地看了姜严两眼,轻笑了几下:“在海城又不是黎家一手遮天,本来就是不合规矩的事情,怎么可能会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