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其他小国主敢这么问, 肯定要吃北域傲慢的铁拳。但问的人是谢兰芝。
北洛缺粮,缺得快让底下的部将和奴隶们要反抗,仅仅缺粮其实不足以成为奴隶们造反的理由, 更多的是北域的部落制十分不公平,蛋糕就那么大, 先是让北洛分走一半, 底下的儿子又在另一半切割十几份分走, 余下边角料就是奴隶们的, 而奴隶们又是北域主要兵源。
他们北域不称百姓为民,而是奴隶,部民身为北域的民,却是仅次于部族的小地主。并且部民和奴隶还不能通婚。
而随着奴隶的基数越来越大,奴隶主的权力也越大,刚好八部将统领了这些数以万计的奴隶,增强了实力,而八部将又以耶律文为首。
耶律文在北域可谓是一手遮半天,北洛作为父亲,父权肯定对儿子有所制约,所以北洛还能控制耶律文,可一旦北洛去了,就无人约束耶律文,各部儿子又不服耶律文,迟早北域内斗。北域会被如狼似虎的势力们给挖空。
胡匈王与耶律文又交好,私底下耶律文曾几次煽动胡匈攻打一番,他在后面断粮以此来毁掉李黎的势力,让自己少个强敌。
胡匈称霸北方百年,底下中原谋士无数,自是不会听一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的煽动。甚至都没回应。
但以后不保证没这个想法。
北洛看出隐患,他虽不喜太子,但太子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胡匈这个强敌才是外人,肯定不能让人鸠占鹊巢。
而北洛如此着急建立,还是想通过壮大李黎的力量来遏止耶律文,从而侧面抵御胡匈的压力。好保北域国都内外的安全。所以李黎现在反倒成为平衡北域分散胡匈压力的秤砣。用好便能获利。
北洛回信表明自己年事已高,还细数自己和西城帝曾经畩澕友好的往来,试图打岳父的感情牌。
谢兰芝并未接受,直到北洛再回复,才稍微引起她的注意。
北洛可许谢兰芝五万兵力入一番,共同建立商都,分商都一半控港权给她,但条件是她必须要尽抵御胡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