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页

谢兰芝收拾几条狗的事,没有闹得太开,毕竟是胡匈人被打闹出去不光彩,鞍山那边没有再给机会让人借题发挥。使得底下跟随他的胡匈将领都在忍气吞声。

按理说只是被踹几脚,没有闹出人命,息事宁人是最好的。但他们是谁?他们是晋末乱世逐鹿北方雄主的部下,向来只有他们给人气受,谁敢给他们气受。如今还真出回事,谢氏之主当面打他们的人,还叫他们忍气吞声。当做没事发生一样。使者还在北府日日哀嚎自己丢了王子的脸,有人简直是把整个北府的脸都打了。

鞍山认为此事并不严重,只是打了削些锐气,并没有什么。他总不能因为踩脚闹出个跨国事件。如今华阴北的煤矿都靠他盯着,他相当于华阴国半个王,大半个北方都是他说了算,王兄制钢需要大量的黑煤运往母国,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在这个节骨眼出事。

更不能生事。

可鞍山低估底下人意识,今天被削减锐气,明天匈兵们起了连锁反应,也许是平日里霸道惯了,去哪都是爷,就生造了错觉让胡匈人觉得自己去哪都该被奉为上宾。如今巡逻一旦遇到谢兵,看着谢兵一个个盯着他们如同豺狼虎豹吃人的眼神。

匈兵们意识到除了自己,还有另一群是个大爷。他们不再是最顶尖那个被忌惮的人,现在轮到谢兵。

谢兵们遵守到底规矩,只是不扰民,吃个饭付个钱就在华阴国传出一个“不欺弱国,上国之仁”的美名。对比起匈兵,简直是衬托谢兵们的一群小丑。

谢兵们看见胡匈人作乱,就制止,帮忙华阴国辅助治安。回头匈吏就去徇私领人,谁公谁私,又是一个衬托将谢兵们友军的名气打响。谢尚光更是带头给谢兰芝长脸,抓获华阴国倒卖逍遥丸,福寿糕的胡匈商人。

这回是当街打死,连给匈吏赎人的机会不给。

匈吏和匈兵想让谢兵给个说法,谢兵只要一个解释:“我们元帅憎恶祸国殃民的毒烟,更憎恶持烟害他国子民,甚至不将他国子民当人的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