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国现在治理不到一个月, 大多趋向稳定。
番薯带来的暂时性安定,让华阴国民间休养生息恢复生机。
让华阴百姓开始对新政权处于观望,非完全排斥的状态。
谢兰芝认为华阴国治理起来到底是个麻烦,虽然煤矿很吸引人,但除了煤矿和地理位置,华阴国简直一无是处。一处穷乡僻壤, 哪里都待开发。
华阴国的士族占据华阴土地起码百分之九十成, 很多未开荒的地都属于士族下一代的财产, 他们不开发也不会让出来。
而华阴国百姓对自己的家乡比较有归属感,现在外人统治, 即便一时太平, 一时繁荣, 外人终究是外人。只要他们还自称华阴人一天。
只要华阴国还在一天。这些身份荣誉都不会抹消。而士族届时只要利用民族主义意识,煽动百姓掀起战争,就能轻易反小凤凰。
到时小凤凰打理好的果实, 反倒让没什么贡献的士族给摘了。
谢兰芝是不会允许这些事发生,所以华阴国士族和底层必须分裂!而且还得必须加大分歧!
司栖佟也考虑这点, 她不能总待在京华府, 下个月她就想回天京。那么华阴国的事就该马上解决。
很快华阴国的官场被启用, 华阴的官员几乎都不服司栖佟。
司栖佟也没打算招揽他们, 而是挑了安邑的堂弟安庆当国主,之后又在民间大量扶持乡绅加大乡绅之间的力量,削弱士族的力量。
第一步就是让安庆收已死士族的荒地留给华阴百姓开发。
留存的士族打着尊卑的旗号,要反对这项政令,司栖佟也不是好惹,她派密探故意在民间散播士族言论,加大与民间的分歧。
甚至前头派华阴百姓收地,后头就有自称士族门人的人上来打百姓,抗拒新政令。
华阴百姓们手无寸铁,看着赏给他们的地还不敢拿,怨气滋生。最后还是马洪派了一千人镇压士族,让华阴老百姓收地,还亲自监督当地官府盖红印。老百姓们收到一张张田契,所有人都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