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门口骂王仁,其实也就是为了逼王仁出来而已。
自从出来后就没来得及说一句话的王仁:……
低头看了那汉子的面相,知道对方是个实诚的人,心中没有结果是不会擅自做出出格事情的老实汉子。王仁便开口愿意接了这案子,并且声称至少三天这案子就可以开审。那周一听后自然是大喜,磕了好几个头,便被王仁赶回家休息了。
这件案子很简单,比起之前王仁办的一些案件都要简单的多。在街上稍微走了几圈,问了几个人,算了算卦。王仁对于事情的始末便知道了九成,剩下的就是确认了,而这就花费了半天的功夫。然而这件案件却比较麻烦,麻烦在于牵扯进来的人,是史家的侯爷。虽然史鼎没有官职,但是在品级上却比王仁大。
想到这里,王仁也不再浪费时间,趁着天色还早,拿着那块玉佩进宫求见皇帝。
【正文·续】over
☆、第68章
【正文·始】
王仁进宫求见的时候,康熙正在屋子里看奏折。正是忙碌的时候,因此皇帝并不想人打扰。就打算要让王仁先回去,明日再说。突然他看到了一张奏折后的内容后,便改变主意将已经走到门口的太监李玉又喊了回来。
“宣吧。”皇帝说道,“朕刚好也有事想和他说。”说着便将奏折合上,放在了桌上。
王仁被宣进上书房,低头给皇帝行礼,被让起之后便将之前周一的事情说了一遍。
康熙手指慢慢的敲着桌子,沉声道:“依照爱卿之言,该如何办?”
“臣认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王仁道,“臣此次来,便是求一个旨意,准许臣查办史家侯爷府。”
“你倒是胆子大。”康熙并没有生气,话语里反而带着笑意,“这侯爷是一等品级,即使并无官职在身,也比你这个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大。你若是查办不实,可就会落得一个以下犯上的罪名。”
“你倒是胆子大。”康熙并没有生气,话语里反而带着笑意,“这侯爷是一等品级,即使并无官职在身,也比你这个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大。你若是查办不实,可就会落得一个以下犯上的罪名。”
“在其位谋其政,臣是大理寺少卿,有人告,臣就要查。”王仁低头道,“办案与身份品级无关。”
“好一个在其位谋其政。”康熙大笑道,“朕的臣子若都是像你一样,朕就省心多了。为贤啊,你真是没有愧对朕给你的表字。”
“陛下谬赞。”王仁低头道。
“不,你确实当得。”康熙道,“看来朕的这朝堂上要出来一个包青天啊。”
“包青天清正廉洁,臣自愧不如。”王仁道。
“好了,也别搞那么多虚话了,坐下吧。”康熙道。
王仁扭头一看,一个略有些面生的小太监抱着椅子来到王仁身边,轻手轻脚的将椅子放在王仁身后。抬手谢了圣恩,王仁便坐了下来。才刚坐稳,大太监李玉双手托着一张奏折送到了王仁面前。王仁疑惑的看向康熙。
“来都来了,你就看看吧。”康熙略显疲惫道。
王仁低下头,打开奏折,才看了几眼眉头就深深的皱了起来。
这竟然是文官上书弹劾太子的奏折,上面的内容都是在说太子一应吃穿用度全部都按照皇帝的份儿来,没有身为太子的自觉。而且后院里人特别乱,男女都有。当然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在王仁看来只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最严重的的便是太子曾向别人发牢骚:‘古往今来,你看看有谁当了四十年的太子吗?’。
可这里任何一条都能说的上是罪过,但只要康熙一句话,便也算不上罪过。仅此而已。但这奏折的内容写的好就在于里面说的都是事实,并非捏造。虽然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今天提几条,明天提几条,每天将康熙对太子的好感降低三点,持之以往,即使太子的行为作态从未改变,康熙对太子的态度却逐渐恶劣。尤其是太子享受了太多年的恩宠。恩宠到何种地步呢,从小到大未成年时由康熙亲自教导,恨不得吃饭都在一起,批改奏折都抱着儿子不放。在儿子小的时候就多次让他看呈上来的奏折。而康熙每次出巡没有带上太子的时候,便经常写信送东西到京城。甚至有时候还随身带着一沓信纸,走到哪里想起什么就写下来。因此导致信的内容特别琐碎凌乱。这样独一份的宠爱持续了三十多年。直到太子势力渐渐庞大,康熙觉得压不住的时候用其他阿哥与其制衡,父子之情才逐渐淡薄,出现了裂痕。
这样的宠爱别说是在皇家,在这天下都少有能比得上的。即使如此,也比不过皇位的魅力吗?如今的康熙,对太子已经有了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