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农忙的时候了,天不下雨,田里如何插秧?若是到四月份还不下雨,今年的庄稼可就颗粒无收了。

其后的时间,贾赦就被红叶分派出去巡视京郊的庄子,看看这段时间庄子上到底怎么样,田地可正常播种?

贾政正全心全力读书,每天都耗在书楼里,当然劳逸结合,红叶并不想他把自己逼迫得太紧,是以每隔十天就会让贾政休息一天,这一天贾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不能翻书。

不过这次休息,贾政被派与大哥一起巡视庄子。这两年他看书并不单是四书五经,农田水利方面的书籍也会涉猎,到庄子上时,与农人交谈,理论联系实际,偶尔书上的知识说与农人听,农人还能大为受益。

河床的水位逐渐降低,是人都看得出来,河水在减少,之前没有想到蓄水这个问题,毕竟庄子离着河很近,田里用水很方便。

但是现在贾赦贾政不得不忧愁起来,这河水没了,河岸两边的庄稼该怎么办?反倒是离着河比较远的一些庄子,因为水田有限,大部分都是山地作物,用水较少,这样的大旱气候来临可能受灾最小。

夜晚,贾赦二人一脸沉重地回到府里,红叶看他们这样子,知道这天气对各处庄子影响最大。吩咐丫鬟上饭菜,有什么话等吃了饭再说。

吃过饭,兄弟俩交替着讲述在各处庄子大同小异的问题,红叶也没法预测气候,早知道她就该学学命理学。

不知道现在还来不来得及呢?当然来不及,她并不是无师自通之人,没有人教导没有实践经验,她敢轻易下决断吗?

“明日老二再休息一天,跟你大哥再跑一趟各庄子,这气候不太对,交代他们能多藏点粮食就多藏点,最重要的是隐蔽,别引人瞩目。”

贾赦犹豫了一下,“这要是今年是丰收之年呢?”

红叶眉头上扬:“那就等秋天丰收时,咱们收购他们的陈米。”反正不过是多一年而已,只要不是烂米,陈米也卖得出去。

兄弟俩点头,张氏和王氏心头也是一凛,打算吩咐各自的庄子也按照这样来做,小心驶得万年船。

红叶琢磨了一下,今年有干旱的迹象,就不知长平帝是否有所准备,别钦天监真是摆设吧?事实上,早在元宵过后,钦天监就已经上奏折给长平帝,禀明近期的天气情况。早在年前钦天监就会做预先的占卜,卜算新年的运势。

钦天监的结果是还好,今年大部分地方虽然雨水较少,影响地里的庄稼成长,但是到秋收时,顶多减产,不会绝收。不过有些地方就是重灾区,钦天监也没法确定到某个地区,是以长平帝已经秘密地召见了一批重臣商量这事。

为着这事,原本肃郡王打算好好整治太子也缓了下来,别没吃到羊肉自己惹一身骚。

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农民比贾赦他们还警醒,好些人已经在暗地里藏粮食,待听到东家的吩咐,他们心底倒是松了口气,东家也支持他们储藏粮食,这下不用偷偷摸摸,各家各户由管事或者庄头带头来做。

贾政又跟着跑了三日,待京郊所有的庄子都跑遍了,传达到位,他才重新回到书楼看书。

五天没有露面,贾政刚一出现,就被大家包围了。

归元书楼经过两年的发展,现在书楼里常住看书的学子每日平均下来一百人左右,多的时候有两百来人,少的时候也有七八十人。

起初从每个月几两的利润到现在每个月七八百两,这两年下来整个也有五六千两的盈利,按照这种发展势头,不出两年,起初花在归元书楼上的银两就会被赚回来。

书楼发展得中规中矩,又贾政在非常时期,是以红叶才没有额外给贾政施加压力,但是科考之后,红叶势必要给贾政安排任务,如何能提高书铺的盈利,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书楼里看书的学子都与贾政有交往,只是贾政已经有分辨能力,也有应对能力,不会轻易得罪人,虽然做不到面面俱到、赏心悦目,也能让人舒心。

贾政并未当着这些学子的面说外面的气候如何,看他们这样子,并未注意到气候的变化。不过中午时,贾政与周鹤一起吃午饭,趁机向他说了这个问题。

周鹤把妻儿都带到京中来了,一家人租的房子住,他每日抄写书籍或者卖点字画挣钱,他的妻子罗氏做女红,因为罗氏绣工精湛,一家人在京中的日子过得尚好。

“多谢存周好意告知。”周鹤心中盘算着,住在城里确实没有关注到气候的问题,回去他肯定得仔细询问一下。以往周鹤会在书楼待到戌时正,不过今日傍晚的时候他就先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