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3页

因为古代夭折率高,所以孩子出生基本都是没有名字。稍微活到几岁时,才会取个小名儿,只是用来叫他,他知道是叫他,能应答就行了。

放勋、病已、阿瞒都是这种小名。

如果还没等有大名,爹就死了,或者爹不重视他,懒得再取个大名,那就有点惨了……

以舜从小的生活环境,以及被父母嫌弃的程度来看,我怀疑舜的真名,特别奇葩……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总之夏商周直到秦汉,乃至晋朝前期,都以单名为贵。

只有黄巾军里的一些人,才会叫双名。三国里贵族出生还叫双名的,只有孙尚香……而正史其实并没有记载她,最早出于元杂剧。

综上,大禹名叫姒文命,听起来很霸气,实则在当时是个贱名。

‘文’古义为花纹或纹身,‘命’就是令的意思,只是比令更强调一点。后来引申出天命(上天的命令),人活着乃为了执行天命,而人死了,就是没命(上天不再给你命令了,你不必存在了)。继而才衍生出寿命、生命的意思,最开始就是命令的意思。

所以文命,貌似是指他身上有刺配(我猜的),也有可能是把使命刻在身上的意思。

他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死了,估计是族里的长辈给取了这么个名字,浪漫点地说法,就是把振兴家族的使命,刻在他的身上。

为何长辈不取单名,这跟他小时候整个家族地位卑微有关。

按照周时期的说法,共工、三苗、鲧和驩兜,乃是四罪。

即上古的四大罪族,直白点,被流放者,全族被挂上罪人标签,排斥在整个炎黄文化圈的边缘。

春秋时期的《左传》:‘流共工于幽州,放灌兜于崇山,迁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

共工氏有罪,曾与颛顼争帝,还经常决堤放洪水。

灌兜一族也有罪,据说是丹朱一族,被人民赶下帝位后,他和他的族人们估计不服舜。

但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灌兜就是丹朱,这个够扯得,我不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