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东山再起,再次发生战乱, 势必会生灵涂炭。】

脑子里回荡着朱瞻基和方丈的这两句话, 朱允炆的面上不觉浮现一抹苦笑。连一个三四岁的孩子都知道他还活着会给天下带来大乱, 而他这几个月却一直想着东山再起, 从四叔手里重新夺回皇位, 完全没有考虑到他东山再起会给天下的百姓造成什么影响。

朱允炆忽然又想起来皇祖父在世的时候对他说一句话,大明的江山的主人是老百姓,而不是士大夫。没有老百姓,就没有皇帝,也没有士大夫。

身为帝王,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太平的好日子。只有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大明的江山才会稳固。如果不能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大明也会像前朝一样消失。

朱允炆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登基以来,只想着实行他的仁政,做他的仁君,却从来没有想过让老百姓怎么过上安稳的好日子。

再仔细想想,朱允炆发现他是一个假仁假义的“仁君”,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好皇帝。

四叔的孙子才三四岁就懂得这个道理,而他却不懂,真是可笑至极。

朱允炆低着头哈哈大笑,笑声里充满嘲讽,也充满了悲凉。

朱瞻基不知道他的一番话对朱允炆的打击这么大。这时,他已经回到朱棣的身边。

朱棣和方丈也聊完事情,见朱瞻基回来了,就准备起身离开了。

他知道他留在皇觉寺,会让方丈和朱允炆他们紧张局促。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决定还是早些离开皇觉寺。

至于祭祖,要在九月初九当天祭。今天来皇觉寺的目的,就是给朱棣的祖父和祖母上香。

朱棣没有急着问朱瞻基关于朱允炆的事情,骑着马带朱瞻基回到皇家别院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