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的师团里有人精通四书五经,对中原文化研究颇深。他们很有自信地提出对楹联。
不用朱棣点名,就有不少大臣毛遂自荐。
朱棣看了看主动自荐的大臣们,最后选择解缙。
解缙是有名的才子,别说楹联,就是诗词歌赋也信手拈来。
倭国的学士的确对四书五经研究很深,但是不是解缙的对手。对到后面,他被解缙对的哑口无言。
比文比输了,倭国人并不气馁,提出比武。
朱棣同意了这个提议,派出马三保与倭国武士比武。
之所以派马三保,没有派朱能他们这些武将,为的就是让马三保“露一手”,让外邦使者们见识下马三保的厉害。这样等以后马三保带船队摆放这些外邦国家时,他们不敢小看马三保。
马三保虽说被俘进了宫,还被净了身,但是他在宫里跟着一个老太监学了武术。虽说路数阴毒,但是却非常厉害。靠他这一身功夫,好几次在战场上救了朱棣的性命。
倭国的武士自然用的是忍术。忍术也阴险阴毒。
派出来比武的武士,自然是倭国使团中最厉害的武士。和马三保来回过了三四十招后,被马三保打倒在地,半天起不来。
倭国使者还不服气,又提出比骑射。不过,被蒙古打断了。
虽说这次来祝寿的部落都是跟大明交好的,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十分信服大明。他们也想利用万寿节的机会,来试探下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