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页

只是楚鹿人表现出的立场,显然对于宋廷来说,并不会满意,自然也就不会是加分项。

怼北少林的时候,或许赵无视会挺开心,可是……力挺已经实锤满洲人出身的乔峰,甚至怼了几个反清江湖势力,这就令宋廷不爽。

作为天榜三十六,瞬间榜上消失也就顺理成章!

对此楚鹿人心里也早有准备,每期公布后,心里骂铁胆神侯六七个时辰,也就释然了。

之前楚鹿人顺口一说的“共产主义接班人”,也在搭售的江湖小报里,被大书特书,又是说战国百家时墨家的旁支,又是说什么魏晋狂生遗脉,更有甚者说是西域魔教传人——明教的源流波斯,也可以广义的算是西域,故而中原人对西域教派的印象,一概都是“魔教”。

楚鹿人也算看出来,总之就是要深化自己不尊礼法的人设,进而继续往“太岁”上靠……

对此楚鹿人懒得辩解,轻易也辩解不动,毕竟人家左手侠义榜、右手江湖大事记,裤腰里还藏着各种江湖小报——背地里也都是护龙山庄控制!

这次来到临安,楚鹿人也特地乔装了一下,咸鱼坛子和唢呐都收了起来,并且换上了白衣飘飘的一身,特地还拿了把折扇,总之怎么符合自己心里的理想型,就怎么打扮!

这种“乔装”还是黄蓉教给自己的。

一开始楚鹿人还不相信,后来发现……的确明明脸上一点也没有乔装,不过偏偏还真的就没人认出大名鼎鼎的楚太岁!

第二百四十三章 接头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如今天下纷乱,路边的冻死骨处处皆是,无论大国小国,都算不上国泰民安,不过论起朱门酒肉臭,宋廷自是独树一帜。

从达官显贵,到豪商巨贾,哪个不是民脂民膏里浸大的?

临安这“首善之地”,更是恨不能将绫罗绸缎铺在地上,将金银珠宝挂在树梢,来彰显自己的尊贵。

如今官家赵祯登基已经五年,不过年仅十八岁,依旧是太后刘娥垂帘听政,先帝在位时建东厂,由宦官总管为厂督掌管,直接听命于皇帝,不仅有风闻奏事之责,而且有拿办官员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