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明远与两位舅舅商量了一夜,编了一首关于青苗贷的顺口溜。他又另外准备了一套描述青苗贷借贷方法的文字,请薛绍彭找了关系,递进衙门里,确认了一番。

第二天,明远先去文庙。在那里,他得到张载的首肯,可以由吕大临代为联络陕西各地的师兄,代为向当地百姓讲解“青苗法”。

从文庙出来,他又跑去刻印坊。

刚进刻印坊,明远就发现作坊里的工匠们此刻正相互看着,你拍拍我的肩,我捶你一拳,嘿嘿傻笑。

“这是怎么了?”明远很惊讶。

工匠们指指他们面前的一片印版。

只见那是一片带有边框的铁板,铁板上覆着一层不知什么材料制成的粘稠药剂。

一名工匠将几块小型木雕版放在铁板上,像是拼七巧板一样,用大大小小的木雕版将整个版面填满,然后用一块平板将各块雕版的表面用力压平。

这样的“组合型”雕版就已经上色印刷了,只是每印一次,都需要人工再将版面重新压压平。

这种组合型雕版的好处是,其中某几块雕版可以任意更换,而其它的花边、纹饰等装饰性内容却完全不用改变。

如此一来,工匠们便不再需要反复雕刻某些装饰性的纹样,可以专注雕刻一些需要时时更换的文字,这样工作起来就快得多了。

这已经有点“活字”印刷的雏形了。

这些工匠们能够发明出“类似”毕昇活字印刷术的技术并不出奇。和他们一样,毕昇也是一位雕版刻印坊的制版工匠。而这些工匠,有明远帮他们捅破活字印刷的这一层“窗户纸”,自然也能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