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页

中湖那边担心沪海对顾松有其他拉拢的手段,顾松其实一直泡在沪海微电子装备和华芯国际。

关于浸润式光刻的技术难题,顾松脑子里自然有全套解决方案。

不管是浸润液体的种类,还是浸没方式、气泡消除、污染沉积,都有办法能够解决。

但问题是大数值孔径投影物镜和偏振光的控制。

这两个问题,就涉及到整个光刻机中最昂贵最复杂的部件了。

几十片各种规格的镜片,每一片都得用高纯度透光材料进行高质量抛光,镜片表面稍微有一点曲度不对,或者镜片里的杂质产生衍射折射不对,再聚焦后的图像缺陷会成倍放大。

且不说对镜片材质和加工精度的事,这玩意,采用传统的方式,不论镜头数量如何堆叠、如何搭配,都难以达到浸润式光刻所需要的孔径。

但折反式投影物镜,就更复杂多了。

顾松倒是能给出图纸,但问题是现在造不出来。镜片的研磨、其他零部件加工和组装的精度,都达不到那个水平。

这玩意,难就难在精度。有人曾打过比喻,说相当于两架大飞机从起飞到降落,始终齐头并进。一架飞机上伸出一把刀,在另一架飞机的米粒上刻字,不能刻坏了。

真实的情况比这还要夸张,这可是纳米级的操作,头发丝千分之一的尺度啊。

达到这种精度的镜片,都是手工打磨。一个镜面的表面被分为数万个点,每个点的误差在十位数的纳米级别。

绝对的圣手!

阿斯麦尔也不是万能的,他也是到处采购最好的零部件,最后集成起来的。但问题是,这些最好的零部件,他没法采购到啊。

脑子里是有黑科技全书,可这玩意没办法直接操刀加工。

反倒是偏振光的控制,相对还简单一些,虽然也是非常精密的设计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