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松说道:“是啊,既然证明了思路和技术都经得起检验,我觉得可以尝试发射了。当然,费用还是由燧石航天来承担,但这次,燧石航天想要参与到真正意义上的可回收火箭研制中。”
何安志看了看郭跃:“老郭,你看呢?”
郭跃和顾松已经对过草稿了,这时只说:“这次试验,包括发动机在内,还都不是最优的方案。只不过试验要求比较低,所以用了一枚半成品进行改装。但真要发射卫星,就需要再进行深度优化设计。当然,我也认为值得一试。”
“风险太大了,拿什么卫星来做试验?”
顾松替郭跃回答了:“我这边有个卫星计划。我本来就准备谈一谈委托发射卫星的事情,燧石航天准备建设一个自己的vsat卫星网,可以拿这个卫星来做试验。”
何安志愣了一下,才有些意味深长地说:“顾总在航天上,投入真是不计成本啊。”
顾松笑了笑,没答话。
何安志沉默了一下,组织好语言才说:“这次试验出乎意料之外地顺利,老郭,这么快的时间,怎么做到的?”
郭跃看了看顾松,然后说道:“只能说,是这两年基础条件提高了。火箭的姿态控制能力,上了一个台阶。也许,是我们对技术发展的敏感程度低了一点。”
何安志深吸了一口气:“现在接手这个课题,我感到责任就很大了。春节前就发射,时间太紧了吧?”
“何工,我年级小,说点自己的看法,请您指正。”顾松接过了话头,“对运载火箭设计这样的系统工程,原来我们的思路,都是本着降低风险和降低成本的考虑,在前期设计阶段耗费最长的时间。但正如郭老师所说,现在基础条件提高了,也许,采用设计、研发、测试,然后总结经验迅速迭代的思路,反而成本更低。我觉得,失败也是项目推动过程中的一个节点,单次发射失败,没有原来那么大的社会影响了。”
“或者,因为这是我一个民营企业的项目,您可以更多地放下对发射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担忧,也无须太考虑发射失败所浪费的成本。我觉得,快速迭代反而更重要。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非常明确地根据需求,把整个课题分解成若干小课题。在不同小课题内部,都可以采用这种迭代思维。”
“就如发动机的控制,比如姿态控制系统的优化,都可以造出真家伙来进行测试、淘汰、迭代。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借助先进的设计工具和模拟系统。原来,一枚运载火箭可能牵涉到非常多的部门,进行供应商分包。不过试验阶段,能不能试试整合研发?不同小课题之间的及时沟通,我想起到的作用会非常大。”
顾松说完,就等着何安志渐渐消化。
结果沉默了很大一阵,他首先问的是:“你的燧石航天,现在有这方面的团队吗?”
顾松笑了笑:“燧石航天目前的团队,是卫星方面的。可回收火箭的课题只有我一个人参与,但是,我想自己也能起到一些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