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页

工程间那边“叮”的一声,提示材料样品制备完成了。

顾松轻松愉快地把样品装好,然后往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那边去。

……

燕京南郊,华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郭跃有点为难地对简玉书说道:“目前来看,这个难点短期内没办法突破。上次的试验,在技术思路上已经论证了完全没问题,软件工程和制导都能支撑,但材料这问题,急不来。原定的时间计划,要往后延期了。经费上……应该也不够。”

何安志在一旁补充道:“你拿过来的材料突破方案,思路上是没问题的。但再快,也得经过一次一次的试验,才能找到正确的配比,还需要有改进制备工艺的过程。明年二月份……真的不太可能。”

简玉书今天过来,就是代表顾松关注项目的进展。

材料难关的问题,他也清楚。

采用了顾松建议的迭代研发的思路,前天刚刚进行了一次高强度的发动机点火试验。

结果,在发动机持续工作时间刚刚超过普通运载火箭3分钟、点火次数超过29次之后,发动机的材料撑不住了。

幸亏是所有人都高度紧张,及时中止了试验。

要不然说不定要炸。

等发动机冷却完之后,工程师在内壁发现了恐怖的损伤。

试验的数据反馈回来开始模拟之后,何安志和郭跃悲催地发现,要派上实际用场的运载火箭,想要实现可回收,至少发动机的材料得能撑住。

3000多度的高温下,支撑从发射升空,到顺利回收的漫长过程,多次点火。原来的火箭发动机材料,短暂的一生没有这么艰难啊!

于是简玉书先被请来了。

“顾总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所以也安排了研究院里的材料科技研究所在做这方面的攻关。何工,您这边的团队,现在也还没有突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