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9页

但雷德利·斯科特很快发现了这个剧本的不同,虽然火星上求生看起来很扯淡,但明显是技术流,属于硬科幻的类型。

这样的片子,从筹备期到拍摄,需要高度专业的知识和专业部门技术上的指导,比普通的科幻片难拍多了。

硬科幻的片子拍起来很带劲,但雷德利·斯科特也有疑虑。

如今,硬科幻电影早已式微,渐渐淡出了好莱坞主流商业电影的序列,每年北美票房排行榜前十位当中,已经很难再看到硬科幻类型的身影,甚至连带着硬科幻小说也不怎么流行了,最近几年也没有非常出色的硬科幻小说出版。

许多人也怕看科幻小说,尤其是硬科幻小说,主要就是觉得科学术语太多,科学概念太高深,完全理解不能。

这个剧本却不同。

雷德利·斯科特不但轻松就能看懂,还越看越有兴趣,有点像是当年遇到《异形》的感觉。

剧本超级巧妙的化解了这个问题,很早就点明了小故事背景和主题:出了事故的宇航员男主角,需要独自在火星上生存一年半。

而且整个故事设定的时间点,以及火星探索所采用的科技手段,看上去很像是根据现实中各种版本的nasa火星计划来的,男主角生存中所有的解决方案,也都是一步步算出来的。

男主角每次遇到问题,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发展套路——分析问题、做出假设、小规模求证、确定方案,展开实施……

这样一来,即便是他这个阅读者,也觉得每一个细节都真实到不可思议。

这种触手可及的真实感,很可能也是这个剧本最迷人的地方。

有人说,对硬科幻类型最大的褒奖,就是“写的跟真的似的”。

还有男主角的设定,不是那种高冷装逼犯,而是异常接地气。

男主角面对的环境无论多么艰难,哪怕艰难到绝望,幽默和乐观的精神仍然可以在他的台词里发着光。

虽然从内心深处认为这就是一部太空荒野求升级,但雷德利·斯科特从导演的角度出发,多少都有所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