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微觉得,自己可能用不着用丹青之道结交晋王了。
孟元朝果然是哑口无言,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想要说什么,但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最后是灰头土脸的离开。
这等同于认输。
众人没想过刚开始就有这么精彩的斗诗,一个个是兴奋不已,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但也是将众人心中的诗性激发了出来。
当下就有学子忍不住技痒上前,先冲着林微拱手道:“这位兄台大才,我等佩服之至,我来作一首拙作,请兄台品鉴!”
林微回礼,这学子并不是来找麻烦,而是单纯以文会友,对这种人,林微一向是很有礼貌。
那学子说完,想了片刻便朗声道:“我便作:剑若流云掌遮天,一步踏出东海边,搏鲸作舟玄兽纤,嚏若惊雷雨绵绵。”
“好诗,好诗!”这学子一说完,立刻有人拍手叫好。
大言诗,本就是夸大其词,图个乐,自然是说的越夸张越精彩,有林微抢诗做开头,当下一个个学子文士开始作诗念诵。
这吹牛诗越来越夸张,有人道:“四溟杯渌醑,五岳髻青螺。挥汗曾成雨,画地亦成河。”
后面就有人接:“一步到天宫,对坐问玉翁。抬手摘星月,观海擒金龙。补衣针贯日,劈竹破虚空。为截犀牛角,推平五老峰。”
这人刚刚说完,就又有学士朗诵道:“高歌阆风步瀛洲,燂鹏爚鲲餐未休。四方上下无外头,一啜顿涸沧溟流。”
一个个是大话连篇,但偏偏文采出众,说大话吹牛皮能有如此境界,实在是叹为观止。大言诗的乐趣便在其中,就是林微也是一脸笑意。
诗到这里,也应该要有一个结尾,一般来说,都是文采极高的人来作尾诗,因为这种斗诗,写出的诗句要比前一个好才行,否则宁可不说。
这一次结尾诗,文若成打算亲自作出,和几位大儒院长和曹廉直对视几眼交流了一下,文若成才道:“我来做一首,大家一笑置之便可:唇若银枪舌如剑,纸在沧溟笔在天,抖毫落墨似春雨,文成一树渡百年。”
众人一听,立刻是一片叫好,显然,文若成的诗,要比前面那些学子文士的要好很多,有意境,更贴合他自身,毕竟就是吹牛皮,也要吹的恰到好处才行。